本书为以马内利修女的《贫穷的富裕》和《活着,为了生命?》的合集
商品已下架
ISBN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开本/介质 | 页数/字数 | 印次/印张 |
---|---|---|---|---|---|---|
9787807091547 | 【法】以马内利修女Soeur Emmanuelle |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2013-4 | 16 |
继特蕾莎修女之后,又一位令世界感动的女性,以她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娓娓道来:物质的消费无法解除生命的焦虑,精神的思维也无法克服存在的孤寂,唯有爱的行动,在关切、付出和分享当中,生命才得以完整,人类灵性的光芒才得以晶莹绽放。
本书为法国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分别于2002年与2004年出版的以马内利修女的《贫穷的富裕》和《活着,为了什么?》的合集。
在《活着,为了什么?》中,作者以法国天才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帕斯卡的《沉思录》为主轴,深入探讨了人生存的意义。在以马内利看来,帕斯卡的思想分为三个范畴——物质的范畴、精神的范畴和心灵的范畴,而帕斯卡思想以及人类历程的高峰,是在心灵的范畴即爱的范畴里。正是爱,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和永恒的重量;只有爱,能够让我们带着我们的伟大和可悲,继续生活在喜乐之中。
而在《贫穷的富裕》中,以马内利修女则分享了她对真正富裕的发现——施予和接受大量的爱,以及获得幸福的步骤——抛却外在的富裕,接受匮乏的生活;走出空洞的自我,以便走向他人。以马内利修女自己正是抛却物质而让生命获得全面绽放的最具说服力的证人。
在2004年法国举行的最受喜爱女性评选活动中,出人意料,法国人心中最受喜爱的女性,既不是美丽的苏菲·玛索,也不是法国宝贝朱丽叶·比诺什,而是已经95岁高龄的以马内利修女。
以马内利修女(Soeur Emmanuelle)原名玛德莲·桑刚,1908年出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928年正式宣誓成为修女。正如以马内利的名字一样,以马内利修女一生践行着“神与我们同在”的上帝的旨意,几乎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穷苦人士。尤其是1971年在她即将退休之际,由于目睹开罗拾垃圾者的艰苦生活条件并为之震动,决定从此生活在他们中间,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1993年,她以85岁的高龄被迫“退休”回到法国后,继续为贫穷人士奔走,她的事迹开始逐渐传播开来,成为继特蕾莎修女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女性。
可敬可爱的以马内利修女
《活着,为了什么》
关于帕斯卡
前言 对意义的焦虑
第一章 思想与物质
第二章 吊诡的理智
第三章 享受
第四章 解放
第五章 爱的行动
第六章 “一切是一,每一个都在另一个之中”
结语 泡沫与永恒
《贫穷的富裕》
前言 贫穷与富裕的吊诡
**章 贫穷的丑闻
第二章 与穷人一起
第三章 贫穷的富裕
第四章 选择贫穷
第五章 与贫穷的基督相遇
第六章 神的选择
第七章 生命的喜悦
如果从虚无中逃脱的出路不存在于物质的范畴里,不存在于对我们无度欲望的满足上,是否该往精神的范畴去寻找呢?这个从思想而来的崇高事物,是否就是我们得以摆脱那从四面八方而来,紧紧東缚着我们的无意义的出口呢?
——引自 第一章 思想与物质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