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梯书屋有限公司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阿爸的孩子ABBA'S CHILD 联系客服

原价
¥26.00
销售价
23.90
此商品积分最高可抵现 0.024
  • 累计销量1
  • 浏览次数130
  • 累计评论0

商品已下架

书籍参数
ISBN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开本/介质 页数/字数 印次/印张
9787552701494 【美】曼宁Brennan Manning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1 32
商品细节

找到你最渴望的亲密归宿感

读者对象

1.普通基督徒;

2.对心理辅导和教牧关怀感兴趣的读者。


本书特点:

1.帮助基督徒正确认识自我,重新回到身为神的孩子——阿爸的孩子的身份,并活在真实的爱与喜乐里;

2.写法细腻,解剖深刻,真实地触及基督徒生命中的症结,是帮助信徒重拾灵性不可不读的佳作。


内容简介:

是否,有一位骗子从你身上夺走了神的爱?

许多基督徒相信一个谎言,只有当我们生活美满时才配得神的爱。当人生开始破裂,不堪的罪恶显明我们的不尽完美,我们就只会拼命地维持体面来呈现给这个世界,也呈现给神。我们畏缩、隐藏,直到能重新戴上完美的面具,展现美貌。可悲的是,那是我们才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们独独缺了亲密的关系和热情的信心。

神一直呼召我们脱去面具,坦然来到他面前。神渴望我们在内心深处认知:他以我们的本相爱我们、接纳我们。我们需要放弃骗子的生活方式,表现自己的真我,才能得着我们身为神的孩子——阿爸的孩子的身份,并经历他对我们的喜悦。我们与他的联合是他最大的喜悦。在他里面有生命,被他完全的爱拥抱,我们的爱火将重燃。


名家推荐:

诚实、真实、有创意、渴慕神。当我想到曼宁的作品时,这些字眼便浮现出来。你读了便会明白我的意思!

             ——路卡杜(《上帝的悄悄话》《大山可以挪开》等书作者)


曼宁用先知般的热情,对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说话,吸引我们定睛于那位唯一能满足我们的神。听吧,真正地聆听,这关于“身份归属”的信息,必将继续翻转我们的生命。曼宁是我的朋友,他一直走在我的前面。我照着他所走过的从后面跟进,我也从中深深享受到阿爸的爱。谢谢曼宁。

——克莱布博士(《里外更新》《破碎的梦》等书作者)

作者简介

曼宁身兼作家和讲员的身份,来往于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旅行演讲,带领不同年龄层和背景的人进行灵修,向世人分享上帝无条件的大爱。曼宁著有十余本畅销书,包括《衣衫褴褛的福音》、《毫不留情的信任》、《耶稣的签名》等。

目录

第1章 从隐藏处出来……………………………………………………………001
如果我们不爱自己,
就无法接受他人的爱,
更别说相信神有可能爱我们。
第2章 骗子…………………………………………………………………………019
骗子促使我们重视不重要的事,
为最无足轻重的事物披戴虚假的光彩,
并转离真实的事物。
假我使我们活在幻想的世界。
第3章 蒙爱的人…………………………………………………………………037
我唯一的渴望,
就是这句话在你全人的每个角落回响——
你是个蒙爱的人。
第4章 阿爸的孩子………………………………………………………………053
如果你能诚实地回答,
“哦,是的,我的阿爸很喜欢我。”
你会经历到一种对自己的宁静怜悯,
并体会它与慈爱的意义相近。
第5章 法利赛人和孩子………………………………………………………073
法利赛人品尝着无瑕疵的行为;
阿爸的孩子则喜悦神无止息的慈爱。
第6章 现今的复活………………………………………………………………095
若常意识到复活的基督,
便除去一切的无意义,
帮助我们将自己的生命视为一个整体,
并且显明一个从未察觉到的设计。
第7章 热情的恢复………………………………………………………………117
要恢复热情,要先恢复我们蒙爱的真我。
我如果找到基督,就找到自己;
我如果找到真我,就找到基督。
这是我们生命的目标和目的。
第8章 刚毅与幻想………………………………………………………………137
内在的基督,
就是我们荣耀的盼望,
并非神学辩论或是哲学推测。
第9章 拉比的心跳………………………………………………………………157
让伟大的拉比把你安静地抱在他的心旁。
当你知道他是谁时,将会发现你的身份:
在主基督里阿爸的孩子。
附注……………………………………………………………………………………179
认识作者………………………………………………………………………………193

试读

编序

多数的基督徒都警觉到,虽然在我们口中常常高唱欢喜进入神的门,欢呼进入神的院,但我们的日常生活仍充满了无数的忧虑,以及推也推不走的罪恶感,而这常常也是让我们做任何事都缺乏喜悦和热情的原因。
同时,虽然身为基督徒的日子已久,但随着时日的渐逝,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以及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却离我们的期望越来越远。许多人甚至为了让自己在上帝和其他人眼里皆可接受,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同时还让心中的骗子出来面对这个世界。
本书释放的好消息是,上帝渴望我们知道他所造生命的深度,我们的本相是他所爱和所接纳的。上帝是我们的阿爸、我们孺慕的父亲,他认识我们远远超过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书中揭示了两个层面;罪孽掌控我们心里的程度,比我们所想象的还要更为强大;而上帝很清楚知道这点,但他的爱在我们身上也是超乎我们所能想象的,他渴望带领我们进入与他更深层的联结,一种更为深刻、快乐、热烈的同伴关系。
曼宁的书读来让人犹如在漫漫的旷野中找到一股清泉,若你的心灵干枯良久,已经没有什么事能打动你,那么,本书无疑是你需要立即就读的,你将恢复你心中的激荡,特别是对这位在你心中暌违已久的良人。

第1章 从隐藏处出来

神爱我们的本相

14世纪的神秘主义者诺威治的犹利安(Julian of Norwich)说:“我们殷勤的主不希望他的仆人因着经常重挫而绝望,因为我们的挫败并不拦阻他爱我们。”然而,我们的怀疑和胆怯使我们无法相信并接纳自己;我们不憎恶神,反倒恨自己。但属灵生命的起点就在于要接纳我们受伤的自我。
去找一个真正的默想者——不是一个听见天使声音、看见基路伯异象的人,而是以一颗单纯信靠的心与神相遇者。他会怎么对你说?梅顿(Thomas Merton)回答:
将你的贫穷交给神,向他承认你的一无所有、一无所是。不论你了解与否,神爱你,与你同在,居住在你里面,呼召你,拯救你;而他对你的了解和怜悯,是你从未在书中找到,或在讲道中听过的。
神呼召我们不再隐藏,而坦荡地来到他面前。神就是那位跑去迎接蹒跚地回家之浪子的父亲。当羞耻和自厌令我们动弹不得时,神为我们哭泣。然而,我们一旦对自己丧胆时,便寻找遮盖。亚当、夏娃躲藏,而我们每个人也都以不同的方式仿效他们。为什么?因为我们不喜欢自己所看到的,要面对我们真实的自我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有时简直难以忍受。泰格威(Simon Tugwell)在他《八福》(The Beatitudes) 一书中解释道:
于是,像逃跑的奴隶,我们不是在逃避我们的真面目,就是在塑造一个假的自我——一个大致上赏心悦目、有些魅力、表面上很快乐的我。我们把自己所认知或感受的自我(是我们自以为无法被接纳、被爱的部分)隐藏在某种我们期望较好的表象后面。我们为大众的好处戴上了漂亮的面具,自己躲藏在后面。过了些时日,我们甚至忘记自己在隐藏,而以为那漂亮的脸孔就是我们的真貌。
但是神爱我们的本相——无论我们自己喜欢与否。神召唤我们从隐藏中出来,如同他召唤亚当一般。再多的属灵化妆品都不能使我们在神面前变得更体面。梅顿说:“我们从未进入和神关系中最深的实际,因为我们太少承认自己在神面前一无所有。”他的爱创造了我们,也呼召我们走出自我厌恶,进入他的真理。耶稣说:“现在就到我这里来。承认并接纳我渴望为你成为的:一位拥有无止境的怜悯、无限量的忍耐、无可理解的饶恕和不计算恶的爱之救主。不要再把你对自己的感觉投射在我身上。在此刻,你的生命是一压伤的芦苇,但我不会折断;是一将残的灯火,但我不会吹灭。你身在安全之处。”
在美国教会中,最令人震惊的矛盾情形之一就是许多耶稣的门徒非常不喜欢自己。他们厌恶自己的短处,远超过厌恶别人的。他们厌烦自己的平庸,厌恶自己的摇摆不定。席孟德(David Seamands)写道:
许多基督徒……被撒但最具心理性的一项武器给打败了。这个武器叫什么?低自尊。撒但最厉害的心理武器就是自卑感、缺乏感和低落的自我价值。这样的感觉捆绑了许多基督徒,即便他们有奇妙的属灵经验,也认识神的话,了解自己一切身为神儿女的地位,但他们还是受捆绑,被严重的自卑感和深深的无价值感所缠累。
有一个人因为慢性忧郁症求助于知名的心理学家荣格(Carl Jung)。荣格叫他把每天14小时的工作缩减为8小时,下班后直接回家,晚上独自安静地待在书房里。这位忧郁的先生每晚进到书房,关起门,读一点赫曼赫塞(Herman Hesse)或托马斯•曼(Thomas Mann)的书,弹一些肖邦或一点莫扎特的练习曲。这样过了几个礼拜,他回去找荣格,抱怨说没有任何进步。荣格听了他如何度过晚上的时间,便说:“你没听懂我的意思。我没有要你和赫塞、托马斯•曼、肖邦或莫扎特在一起。我只是要你完全独处。”他吓坏了,尖叫说:“我无法想象更糟糕的伙伴。”荣格回答说:“但这就是你每天14小时加害于他人的那个‘己’。”(荣格也可以加上一句:你加害于自己的那个己)。
在我的经验中,使基督徒瘫痪、抑制他们在圣灵里成长的首要疾病就是自我厌恶。契诃夫(Chekhov)剧中抑郁的灵(“我的朋友,你活得很糟”)萦绕在美国基督徒的良心之中。来自原生家庭的负面声音(“你永远不会有出息”),来自教会的道德说教和必须要成功的压力,把要前往属天耶路撒冷、满怀期待的天路客转变成一班意志消沉、抑郁深思的哈姆雷特和害怕的鲁勒。酗酒、工作狂、日益严重的上瘾行为和节节高升的自杀率,反映了问题的严重性。卢云(Henri Nouwen)的观察如下:
这些年来,我逐渐发现我们生命中最大的陷阱并非成功、名望或能力,而是自我弃绝。成功、名望和能力确实可以带来极大的诱惑,但它们诱人的特质常是因为它们属于自我弃绝这个更大的诱惑。当我们听信了称呼我们无价值、不可爱的声音时,成功、名望、能力便容易被我们视为是一项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法。然而,真正的陷阱是自我弃绝。一旦有人控告或批评我,一旦我被拒绝、遗弃,我就开始想:“这再次证明我只是个无名小卒。”……我的黑暗面说:我一无是处……我应该被搁在一旁、遗忘、拒绝、丢弃。自我弃绝是属灵生命最大的仇敌,因为它抵触了称我们为“亲爱的”之神圣声音。我们存在的核心真理就是身为神所亲爱的。
我们借着经历耶稣亲切、真诚的怜悯而学习善待自己。我们越是让耶稣无止息的慈爱入侵自己的堡垒,就越能摆脱对自我的厌恶感。基督要我们调整对自己的态度,和他站在一边,对抗我们的自我评估。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论数据
在线客服 ×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

物流信息

×
...
展开 收缩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