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梯书屋有限公司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玩出反思力——101个活化教学的动态反思技巧The Power of Reflection: 101 Activitie 联系客服

原价
¥43.90
销售价
99.00
此商品积分最高可抵现 0.04
  • 累计销量0
  • 浏览次数1475
  • 累计评论0
首页
书籍参数
ISBN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开本/介质 页数/字数 印次/印张
9787507544015 洪中夫 华文出版社 2015-9 16
商品细节

【内容简介】

青少年辅导必须看重每一位青少年独特的成长历程,针对个别差异及生活处境,引导他们实践《圣经》真理。——洪中夫

资深青少年辅导和体验式教育训练讲师洪中夫在多年的培训引导中发现,带领者除了要具备活动规则讲解、课程设计与风险管理的能力外,更不可欠缺反思引导的技能,否则,将无法达成预期的辅导目标。

2008年初,洪中夫有幸参加英国学者罗贵荣博士(Roger Greenaway)的“动态反思工作坊”,眼界被开阔,于是多方应用在体验教育及服务学习中,获得极佳的反响。为提升体验教育引导员、青少年团契辅导及中学教师的引导能力,洪中夫汇整工作坊所学、实操经验,并搜集、研发相关教材,编写101个动态反思活动,以期丰富华人社群的反思教育。

本书适合用来带领青少年认识反思、学习反思、应用反思。101个好玩的动态反思活动,分成描述程度、趣味应答、设定目标、情绪分享、建立团队、自我探索、检视经验、沟通与问题解决、回馈与祝福等九大类型。活动带领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或是团体成员中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活动来带领成员进行活动反思,进而加深个人的反思力。

本书有相应学习单以及活动教学视频,供学校老师、青少年辅导、社团干部、小组长、体验教育及服务学习的引导者灵活运用。

《玩出反思力》活动教学视频下载地址:www.kangpeisi.com


适读人群:老师、主日学同工。



【赞誉】

本套教材的作者是一个思想与行动并重、脚踏实地践行使命的人。体验式教育的核心价值,正是从好玩的体验行动中启发深层思想,引领人一步一个脚印开展人生旅程。《玩出反思力》是作者从体验式教育中所累积的精华,这本书不只是让你带领人“玩”与“思”,它是生命建造的寻宝图!

——夏忠坚


本书是名副其实的“创意百宝箱”,因为书中有一百个以上的“动态反思引导技巧”,一般人只要边读边看示范教学视频,大多能轻松上手,任何教学单元,都能从其中找到可用的引导反思活动,帮助教师和学生在有意义又好玩的游戏中,一同快乐成长。虽然退休多年,但我庆幸自己拥有这“好玩宝典”,让我有勇气和信心,仍然能站在第一线,成为青少年孩子的良师益友。

——汤侃如


教导只能传授知识与技能,唯有引导能让学生学会带得走的能力;引导技巧与带领反思是新老师与辅导员必备的专业素养,要熟练引导技巧与规划反思活动,这是新手与老手都必须拥有的一本好教材。

——蔡居泽

作者简介

洪中夫
1966年生于台湾,毕业于中兴法律系。在司法界发挥所长,曾经是他的志向,后来当他意识到身为司法人员并不能防止青少年犯罪,而教育却能达到事先预防并且有助于影响青少年的生命时,就开始踏上另一条意义非凡、能够帮助许多青少年的路。
因为热爱青少年,他花了许多心力投资在青少年身上。多年来,他在飞扬青少年成长中心担任主任期间,跟整个团队一起陪伴许多青少年成长,在许多青少年的活动营会中,都可以看得到他的身影,可说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最佳模范。他曾在许多关于体验教育训练的研习会上担任过讲师,培育了许多体验教育的种子老师,一起加入体验教育的行列,来帮助青少年培养好品格和反思力。
目前他也担任亚洲体验教育学会(AAEE)的理事,继续推广体验教育并培训更多愿意一起陪伴青少年的辅导。著有:《玩出好品格》、《玩出反思力》、《玩出品格力》、《玩出好关系》等。

目录

推荐序一:找到生命的坐标点 .......................................... 010 

推荐序二:反思力,亮起来! .......................................... 012 

作者序 .............................................................. 016 

如何使用本书 ........................................................ 018 

前言:培养反思力 .................................................... 020 

101个活动教案 ..................................................... 033 

类型一 描述程度 .................................................... 033 

单元001 油表指针 ╱ 单元002 微笑曲线 ╱ 单元003 两线之间 

单元004 肢体刻度 ╱ 单元005 成长跳跃 

类型二 趣味应答 .................................................... 045 

单元006 旋转绳结 ╱ 单元007 爱网重重 ╱ 单元008 猜拳骰子 

单元009 看谁来说话 ╱ 单元010 弹跳球 

类型三 设定目标 .................................................... 055 

单元011 人偶绘图 ╱ 单元012 猎人捕鸟 ╱ 单元013 竹蜻蜓 

单元014 拉绳写字 ╱ 单元015 面向未来 ╱ 单元016 平衡木 

类型四 情绪分享 .................................................... 071 

单元017 我的情绪书 ╱ 单元018 温度计 ╱ 单元019 心情曲线 ╱ 单元020 情绪积木 

单元021 心情图卡 

类型五 建立团队 ..................................................... 085 

单元022 检视团队角色 ╱ 单元023 角色树 ╱ 单元024 关系轮辐 ╱ 单元025 团队物件 

单元026 团队代言人 ╱ 单元027 器官模型 ╱ 单元028 团队画像 ╱ 单元029 团队雕塑 

单元030 检视团队历程 ╱ 单元031 四季图 ╱ 单元032 我的企图心 

单元033 检视个人准备度 ╱ 单元034 手印的约定 ╱ 单元035 饮水反思 

类型六 自我探索 ..................................................... 119 

单元036 黏土雕塑 ╱ 单元037 周哈里窗 ╱ 单元038 成长花园 ╱ 单元039 空椅反思 

单元040 镜中我 ╱ 单元041 生命的河流 ╱ 单元042 成长线条 ╱单元043 我的勇气区 单元044 独处 ╱ 单元045 美术拼贴 ╱ 单元046 十架物件 ╱ 单元047 成长珍珠 

单元048 神奇时刻 ╱ 单元049 人体摄影机 ╱ 单元050 彩绘石头 ╱ 单元051 生命线 

单元052 学习日志 

类型七 检视经验 ....................................................... 159 

单元053 感官骰子 ╱ 单元054 我的选择 ╱ 单元055 故事椅 

单元056 排列组合 ╱ 单元057 活动地图 ╱ 单元058 能力指标 

单元059 同理心雕塑 ╱ 单元060 同理圆圈 ╱ 单元061 旋转故事 

单元062 资料调查 ╱ 单元063 我曾经 ╱ 单元064 4F扑克牌 

单元065 绳结有话说 ╱ 单元066 人际网络 ╱ 单元067 友谊公交车 

单元068 情节重播 ╱ 单元069 解开绳结 ╱ 单元070 同步调查 

单元071 一结一回忆 ╱ 单元072 光阴线条 ╱ 单元073 身体雕塑 

单元074 反思海报 ╱ 单元075 回忆的脚踪 ╱ 单元076 七巧板 

单元077 心思传导 ╱ 单元078 成长绳结 ╱ 单元079 选择颜色 

单元080 水果拼盘 ╱ 单元081 风景卡 ╱ 单元082 创意链 

单元083 反思之球 ╱ 单元084 复合式讨论 

类型八 沟通与问题解决 ................................................... 235 

单元085 鱼骨图 ╱ 单元086 三张椅子 ╱ 单元087 世界咖啡馆 

单元088 六顶思考帽 ╱ 单元089 相对观点线 

单元090 印地安发言棒 ╱ 单元091 谈话圈 

类型九 回馈与祝福 ....................................................... 255 

单元092 赞美洗车机 ╱ 单元093 赞美圆圈 ╱ 单元094 温暖的椅子 

单元095 互送礼物 ╱ 单元096 你很特别 ╱ 单元097 银丝卷 

单元098 倒数计时 ╱ 单元099 温馨时刻 ╱ 单元100 耳边细语 

单元101 满载而归 

附录 .................................................................... 279 

附录一:动态反思“4F应用选项”总表 ...................................... 280 

附录二:团队发展历程与动态反思引导 ...................................... 284 

附录三:动态反思在小组查经的应用 ......................................... 285 

附录四:趣味应答小秘方 ................................................... 291 

附录五:延伸阅读 ......................................................... 293 

附录六:单元活动内容出处说明 ............................................. 296 

单元学习单 .............................................................. 297 

1 单元011 人偶绘图 ...................................................... 298 

2 单元017 我的情绪书 ..................................................... 299 

3 单元018 温度计 ......................................................... 300 

4 单元023 角色树 ......................................................... 301 

5 单元040 镜中我 ......................................................... 302 

6 单元075 回忆的脚踪 ..................................................... 303 

7 单元096 你很特别........................................................ 304 


试读

前言︰培养反思力
经验加上反省,等于学习。——杜威(John Dewey)

拿破仑是当年令人震慑的常胜皇帝,他总在一场胜战之后,趁着作战情景仍然清晰留在脑海之际,独自在战场上漫步沉思,他会从敌人的观点来思考对方失败的原因,也站在自己部队的角度,重新思考未来如何指挥这场战争;他喜欢分析、评论战役的特色和得失,更甚于庆贺战争的胜利。
拿破仑的反思习惯,使他掌握自我,并拥有不断改善现况的资讯。
根据哈佛大学2008年10月学生学习成效评估,该校伯克教学中心(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针对20门课的教授、400位学生,分别调查老师与学生是否掌握课堂“核心概念”(Big Idea)。让教授跌破眼镜的是,只有不到三成的学生抓到教授在那门课想传达的核心概念。
哈佛发现,即便是聪明的全美资优生,他们很会考试但不会问好问题,他们习惯被动学习,导致学习成效很差。(《天下杂志》第410期)“教”不一定导致“学”,更不一定产生“会”,真正能留在学习者生命中的,往往不是老师所讲的,而是学生自己所发现的;在一个知识持续变动的时代,世界瞬息万变,教育以“内容”来定义注定要失败,今天重要的科目到明天
可能已经被扬弃。因此,在学习这条路上,角色必须调整,我们不再是单向传递知识的圣人(Sage),而是与学生一同探索学习的伙伴(Collaborator),让学生“学习如何思考”,以及“学习如何反省”,以培养有反思能力的学生。

有效的反思
传统的教育制度几乎不提倡思考方法的训练,学生只能从摸索中建立自省的能力,教学者往往比较重视开头如何引起动机,最后如何总结,但对中间大部分的主题却缺乏适度的反思引导。研究发现,课堂上单独的讲授不易引发学习动机,若能花时间对已经学过的东西进行反思,持续的学习才能发生,甚至能获得拓展性的知识(expanded knowledge),相反的,当教学者没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来进行反思时,也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反思”(reflection )是一个人具有“自己如何思考”的能力,更意识到自己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何种策略并不断改善能力。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反思?Eyler、Giles与Schmiede(1996)针对66位大学生访谈的研究发现:
一、反思应该是持续的,而非只是课程最后一两次的工作。
二、反思应联结课程内容和具体的生活经验。
三、 反思应给予挑战,促使学生面对他们的假设和艰难的问题。
四、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反思活动。
五、 反思应整合到方案或课程之中,而不是一个附加的活动。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若期待在团体中进行有效的反思活动,需要建立使成员觉得有安全感、能够表达不同观点的气氛;当成员觉得引导员了解他们的个别差异,而不期待特定或一致性的反应时,就会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

动态反思引导
反思可以借由写作、戏剧、艺术、视觉、音乐、小组讨论、口语提问等方式来进行,它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人的。青少年的语言及逻辑思考尚在发展的阶段,有时不易深入表达内心的看法,因此,为达到反思的目的,除了参考上述原则之外,若借由动态反思的引导技巧(Active Reviewing Methods),必能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反思的乐趣,并凝聚团体成员间的情感。
举例来说,电影《街头日记》描述了美国威尔森高中203班学生的真实故事,一名致力于教育的艾琳•古薇尔老师,她以独特的授课方式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了帮助来自不同种族的孩子能够和平相处,有一次,她用红色胶带在地上黏成一直线,请学生站在两旁,进行“踩线游戏”。
当她提出问题后,如果回答“是”的人,就站在线上,然后再听引导退回两侧:
“谁有史奴比狗狗最新专辑?”此时学生们脸上露出笑容,纷纷走向前去。
“谁住在政府福利房?”部分的学生站出来,原来有些人彼此住得很近。
“谁认识任何朋友或亲戚,进入少管所或监狱?”全班大部分的学生有这样的背景。
“谁进过少管所或监狱?”此时,半数以上学生待在线上。
“谁认识帮派的朋友?” 好多人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走出来。
“谁有朋友因为帮派暴力而丧命?”
问最后一个问题时,几乎全班同学都走到线上,当大家目光交汇之际,原本互相敌对的学生彼此有了同理心。接下来,她请站在线上的学生轻声念出死者的名字以示悼念。结束后,老师鼓励班上同学写日记,尔后借着文字互动来导正这群“街头斗士”的价值观。

引导反思的理念与技巧
引导反思的理论中,目前被普遍应用的是Kolb(1984)提出“经验学习圈”(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其中四阶段重点如下:
一、体验阶段(Experiencing)
在目标设定的原则下,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活动(activity),以促进参与者体验自身能力、沟通接纳、问题解决等。
二、观察阶段(事实与感受)(Reflecting—What)
收集及整合体验经验的资料,检视成员在活动中发生了哪些问题?产生了哪些情绪?在这阶段最重要的提问是:“刚才发生什么事?”(What justhappened?)以及“我们做了些什么?”(What did we do?)。
本阶段的提问功能,有如重播录影带一般,让成员从另一种角度观察自己的表现,看见他人如何组织及执行计划,借以调整个人的学习模式。
三、转化阶段(Generalizing—So What)
借由转化性的提问,使当下的经验与成员过去的生活经验及价值观产生关联。例如:活动所发生的现象与事实,是否也存在我们的生活中?过去个人在某些场合或情境中,是否曾发生类似的事情?大家对于这件事的价值有何看法?
四、应用阶段(Applying—Now What)
体验学习的成效,在于能应用活动的经验把所学实践在真实的世界中。本阶段要引导反思的重点,例如:借由刚才的讨论,我们有什么新的学习收获?个人或团队接下来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部分的引导焦点,必须与目标设定(Goal Setting)紧密联结。
此外,英国学者罗贵荣提出“动态回顾循环”(图示一)的引导技巧(此理念和经验学习圈有相似之处,请参考图示二),归纳出四个“F”的提问结构:Facts(事实)、Feelings(感受)、Findings(发现)、Future(将来)。作者以扑克牌的花色说明反思的内涵,发展出经验学习的模式,并在各阶段使用活泼有趣的反思活动,来促进学习者积极地参与讨论。


图示一:动态回顾循环(The Active Reviewing Cycle)
参考资料:http://reviewing.co.uk/learning-cycle/index.htm.

事实 : 方块代表的是经验最初的面貌,它有很多面,正如钻石的多面性,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比喻“事实”,透过不同角度的观察,以描述事件和经验。提问方式如: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你做了什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感受 : 以红心代表个人的感觉和情绪,表达内心所要分享的主观感受或直觉。提问方式如:你的感觉如何?刚才最令你紧张的过程是什么?大家当时有什么心情?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情绪为何?

发现: 黑桃代表寻索内心的一把铲子,期待挖得更深,在此提出的问题通常是要寻找原因、解释、判断或澄清信念。经过本阶段详尽的思考,能总结出经验给个人或群体所带来的意义。提问方式如: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请你描述一下自己刚才在活动中的角色?什么原因使你这样认为?你从中学习到什么?我们从中发现了什么?过去的生活中有无类似的经验?

将来 : 多瓣梅花代表多向度的前瞻思考,思考如何把经验应用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包括行动计划、学习计划、预测未来、思考可能性、描述有哪些选择、想象或是梦想。提问方式如:这件事对你未来有怎样的影响?你将来的期待是什么?如果再一次,你会希望怎样安排?怎样才能够将我们所学的应用在未来的生活中?

黑牌(黑桃及梅花)代表延伸学习成效的各种方法,说明了经验的意义与影响,以及未来渴望的成长与改变。

“动态回顾循环”通常是从第一个“F”(事实)开始,但亦可从任何一个“F”开始,选择关键取决于成员对哪一个“F”的觉察最深,则优先讨论这类的话题。



图示二:4F动态回顾循环与Kolb(1984)经验学习圈的整合

反思型教师
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教师们依赖大团体的上课方式,用讲述、重复做试题来确保学生熟记知识,在此,学习只为通过考试,大多数的学生从未“整合并应用所学的知识”,对老师和学生而言,教学与学习往往是单调且无趣的,有人形容:“学校教育好比是用阅读的方式学骑自行车,在黑板上画图,甚至拆装整台自行车,但学生却从来没真正骑过。”(Hazel Henderson)
相反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反思型教师”常为自己设定目标,不满足于只“传道、授业、解惑”,他渴望学生与他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试图让整个教室活跃起来;在教学上,看重反思的教师会安排充裕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个人内省,花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到的新事物应用于未来的情境,使学生不再只是教室里的旁观者,而是每一学习情境中的重要成员。在此,教学者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 在我的教学中,有多少机会提供学生积极投入回顾及讨论自我的学习历程?  
二、 我会问学生问题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及沉默的时间吗?   
三、学生们知道他们的回答和教师的问题是同样重要吗? 
四、我用多少时间从事自我反思与教学评量?

《圣经》中的提问
《圣经》有许多以提问题引导的记载。例如在《创世记》中,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违背耶和华的命令,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导致人与神的关系从此破坏,经文说:
天起了凉风,耶和华神在园中行走。那人(亚当)和他妻子(夏娃)听见神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神的面。耶和华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
他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创世记》3章8~10节)
在创造宇宙万物的造物主面前,有谁能逃避他的面?耶和华原可用烈怒斥责亚当、夏娃,但却以柔声问道:“你在哪里?”尽管他们受魔鬼试探而堕落,但上帝仍以爱来触摸人心深处的罪咎感。在新约时代,主耶稣用了一百多个问题,引导人们认识真理,例如:

唤醒良知
你们这无知瞎眼的人哪!什么是大的?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马太福音》23章17节)

检视对真理的认知
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马可福音》8章29节)

激发信心
耶稣说:“要我为你作什么?”瞎子说:“拉波尼(老师之意),我要能看见。”耶稣说:“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见了,就在路上跟随耶稣。(《马可福音》10章51~52节)

帮助人回忆已知的事实
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缺乏、饥饿之时所作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马可福音》2章25节)

以问题质疑并指正
众人窥探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不医治,意思是要控告耶稣。耶稣对那枯干一只手的人说:“起来!站在当中。”又问众人说:“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哪样是可以的呢?”他们都不作声。(《马可福音》3章2~4节)

此外,在耶稣和门徒的互动中,有一段令人感动的提问:

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
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
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约翰福音》21章15~17节)

这段经文的背景,是彼得在主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前一晚,他热情地对耶稣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马太福音》26章33~35节)后来在大祭司的院内,他因担心被别人认出是跟过耶稣的,以致三次不认主,甚至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后来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于是出去痛哭。
彼得可能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再跟随主了,因为他实在伤耶稣的心太深,所以挫败地回到捕鱼的老本行,和另外六位门徒在提比哩亚海整夜打鱼。一个人在困惑、无助,又感到满身罪污的情况下,最需要的是什么?此际,复活的主在提比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并问彼得上述的问题。
耶稣三次的询问,帮助彼得一次次地确定自己对主的爱,也医治他三次不认主的内疚。耶稣是一位善于提问的生命导师,此时,彼得终于了解,等待他去获得的,不是湖中的鱼,而是亟待拯救的灵魂;他不仅要喂养主托付的羊群,更重要的,他知道耶稣正深爱着他!

善于引导的青少年辅导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一段不稳定的时期,他们经历了生理的改变及心理的迷惘。心理学家艾力森称此阶段为“自我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青少年此时困惑的是:我是谁?我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这些答案,不是经由成年人告知,而是在教会及群体生活中不断探索与反思的发现。因此,青少年辅导必须看重每一位青少年独特的成长历程,针对个别差异及生活处境,引导他们实践《圣经》真理。
普遍而言,华人青少年比较害羞或缺乏表达的自信,辅导者在带领查经时常发现,若提出的问题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你问一句、他答一句,就像审判案件般的“拷问”,才能打开金口。故此,在团契聚会中,唯有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才能激发他们探求上帝话语的兴趣。
19世纪英国著名布道家司布真说:“不要只将麦子丢给人!当将麦子磨成粉,做成面包,切成块,不妨再加上一点蜂蜜。”他的意思是,当将真理分成有条理的灵粮,不妨再加上些许比喻、故事,像一块面包涂上蜂蜜,叫人吃的时候更有味道。引导青少年反思也是如此,若能学习耶稣的提问技巧,并在口语提问中设计有趣的学习情境,结合简易的道具或应用肢体语言,必能使他们更加投入,大大提高学习的乐趣。

影响生命的引导员
在耶稣基督降生前四百年,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整天流连在雅典城的市场,只要有人愿意听,他就和他们对话。这人叫苏格拉底,他非常相信好问题具有的能力,并且认为,一位好老师应该要借着提出巧妙的问题来教育学生,尔后,这种教育方式被称为“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说:“好的教师是知识的接生婆,因为真正的知识是自己内在去发现的。”因此,尽管他相信自己站在真理的这边,但他却向那些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世人提出问题。同样的,引导员(Facilitator)在反思教学的角色中,不仅是提供建议的导师,更要打开灵敏的耳朵,以一颗关怀、同理、谦卑、开放的心,和他人的生命对话,并在引导与陪伴中,扮演助产士的角色,尽心地帮助新生儿(成长)诞生─等新生命出来后,母亲将会充满自信地说:我们终于办到了!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论数据
在线客服 ×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

物流信息

×
...
展开 收缩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