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梯书屋有限公司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跳过墙垣——俗世圣徒大卫(新版) 联系客服

原价
¥29.00
销售价
26.70
  • 累计销量41
  • 浏览次数2613
  • 累计评论1
首页
书籍参数
ISBN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开本/介质 页数/字数 印次/印张
9787305064449 [美]尤金•毕德生(Eugene Peterson)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1 32
商品细节

他是一位糟糕的父亲,不忠的丈夫,一位荣耀的君王,感伤的诗人;他不断地犯错,他不断地悔改,不断地求告,不断地信靠……他的一生与神相交,但他的生命里却从来没有惊心动魄的神迹——大卫的故事一直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传奇。

尤金·毕德生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为我们生动还原了大卫跌宕起伏、充满灵性的生活:虽不完美却追求美善,彷徨软弱又活泼有力,平凡却不平淡,寻常却不庸常;他也为灵性生活的讨论提供了最真实、最清新的空气:寻求所谓的心灵境界没有比深刻认识一个像大卫一样有血有肉的生命更可靠的途径了,而认识大卫也成为今天我们每个人灵性成长的平台。

作者简介

尤金•毕德生(Eugene Peterson)生于1932年,是加拿大维真学院(Regent College)灵修神学教授。毕德生与傅士德(Richard J.Foster)齐名,并列北美两大最具影响力的灵修作家,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称。他认为牧养和写作是同一件事:他在牧养教会时,也好似在写一本书。他的文笔内敛有力,深刻真挚而又发人省思。
毕德生的主要作品有:《信息本圣经》、《与马同跑》、《恒久专一的顺服》、《返璞归真的牧养艺术》、《俗世圣徒》和《追寻呼召的探索之旅》等。

目录


01故事:大卫与耶稣(撒母耳记上16章~列王纪上2章) 


02名字:大卫与撒母耳(撒母耳记上16章1~13节) 


03工作:大卫与扫罗(撒母耳记上16章14~23节) 


04想象力:大卫与歌利亚(撒母耳记上17章) 


05友谊:大卫与约拿单(撒母耳记上18章~20章) 


06圣所:大卫与多益(撒母耳记上21~22章) 


07旷野:大卫在隐基底(撒母耳记上23~24章) 


08美:大卫与亚比该(撒母耳记上25章) 


09伙伴:大卫在洗革拉(撒母耳记上27章) 


10慷慨:大卫在比梭溪(撒母耳记上30章) 


11哀伤:大卫在哀悼中(撒母耳记下第1章) 


12顽劣之人:大卫与洗鲁雅的儿子(撒母耳记下2~4章) 


13成长:大卫与耶路撒冷(撒母耳记下5章) 


14宗教:大卫与乌撒(撒母耳记下6章) 


15掌权者的恩典:大卫与拿单(撒母耳记下7章) 


16爱:大卫与米非波设(撒母耳记下9章) 


17罪恶:大卫与拔示巴(撒母耳记下11~12章) 


18苦难:大卫与押沙龙(撒母耳记下16~18章) 


19神学:大卫与上帝(撒母耳记下22章) 


20死亡:大卫与亚比煞(列王纪上1~2章)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试读

罪恶:大卫与拔示巴(节选)

有两个名字一定是和大卫连在一起的,即使是那些不熟悉圣经的人,也知道这两个名字,一个是巨人歌利亚,一个是女子拔示巴。这两个人的外形上有极大的不同。歌利亚是又丑又残酷的巨人,拔示巴则是一个美丽温柔的女人。歌利亚是一个邪恶的暴君,拔示巴却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虽然这两个人在性格、外表和灵性上截然不同,但他们与大卫的关系,倒有相似之处。他们两人都带领大卫到一个受考验的境地,剖开了大卫的心思。
巨人和妇人是在两个相反的阶段进入大卫的生命。大卫和歌利亚的故事发生在大卫年轻的时候。那时,大卫寂寂无名,从没有受过考验;拔示巴的故事发生在大卫成年的时候,当时大卫已经经过许多的考验,正处于生命的高峰期,是一位公认的忠诚的朋友,贤明、智勇双全的君王。

当时正是春天,根据当时的习惯,大卫的军队已出发,去侵犯邻近的部落,抢夺村镇,劫回战利品。大卫并没有出征,他留在后方。他现在的地位已经稳固,已是一国之君,不再需要在战场上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况且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战事需要他亲自上阵。大卫没有上战场与他的子民一同争战,让我们看到一个阴影,待在家里,是不是象征灵性的贫乏?他是不是生命倒退了?从以前那种热情祷告,对上帝勇敢信靠的生活退下来。不必等很长的时间,答案就揭晓了。
一日大卫在王宫的平顶上散步时,看到对面屋里有一妇人正在沐浴,妇人长得非常美丽,大卫就差人打听那妇人是谁。差人将妇人接来与大卫同房,然后把她抛弃,送她回家。这妇人名叫拔示巴,她的丈夫是乌利亚,此时正在前线打仗。一个月后,拔示巴发现自己有孕,打发人去见大卫说:“我怀孕了。”(撒下11:5)大卫善于解决问题,于是打发人将乌利亚召来回家,休假一个月。大卫以为乌利亚一定会回家与妻子同房,这样乌利亚就会以为是自己使妻子受孕。不料,乌利亚是一位忠心的战士,他认为其他战友在作战,自己休假是不妥的。于是,他没有回家,却睡在大卫皇宫的外面。于是,大卫又设一计,送乌利亚回战场。大卫写信给约押将军,要派乌利亚前进到战阵极险之处,这差不多是叫他去送死。约押对这微妙的指示很感兴趣,于是奉命行事。第二天,乌利亚就阵亡了,有人将这事向大卫报告。拔示巴听到乌利亚的死讯,就为他哀哭。哀哭的日子满了,大卫差人将她接到宫里,娶她为妻。
我们实在没有预料到大卫会做出这种事,这本来是一时欲念的冲动,后来竟变成一桩情杀案。这种罪行怎么会发生的呢?就像其他罪孽一样,是慢慢渗透进来的。
写书的人很小心诡谲地重复使用“差遣”这个字眼,使我们知道来龙去脉。“差遣”这个字不是一个很道德的字眼,因为这代表了不近人情的使用权力。从这个字,我们逐渐看到大卫从爱心顺服,堕落到冷酷谋算。我们观察到大卫本是富有同情心,愿意聆听别人,愿意亲近他人;但一步一步地,他让自己变成局外人,且在别人之上发号施令、滥用权势。
这段故事的起头,是一句很简短的话:“大卫差派约押。”(撒下11:1)接着大卫就差人打听拔示巴(撒下11:3),跟着大卫差人去将拔示巴接来(撒下11:4)。这些差遣和后半段一连串的差遣,让人很清楚地看到大卫滥用权力。大卫差人到约押那里,差遣赫人乌利亚到他这里来。于是约押就差遣乌利亚去(撒下11:6)。当大卫完成了掩饰的工作,他差人将拔示巴接来,娶她为妻(撒下11:7)。
故事里又很微妙地加插两个“差遣”,使我们察觉到尽管大卫处处使用他无情的权势,但他也不是完全操控大局。拔示巴差人去告诉大卫说:“我怀孕了。”(撒下11:5)约押差人去将争战的一切事告诉大卫(撒下11:18),表明了约押知道大卫的机心。拔示巴的受孕,约押的幸灾乐祸与狡猾,不在大卫的操控之下。
这故事的末了出现了一个决定性的差遣,显出了上帝主权的介入。耶和华差遣拿单去见大卫(撒下12:1)。故事至此结束了:大卫在人面前扮演上帝的一段史实,然而只有上帝才是真正的掌权者。“差遣”在这段经文的叙事用法的观察,是来自于我和旧约学者布朗(Walter E.Brown)的一次私下谈话(1995年12月10日)。
这是一个几世纪来一直被传讲的故事,犯罪的故事听多了之后,好像都很类似。几乎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我们自己想变成上帝,决定自己的命运,控制别人的命运,犯罪的手段来来去去也都是这样。所以我们常常会觉得这些故事好像描述我们一样,我们都是罪人,我们犯罪的细节过程,也许和大卫不同;但罪行的存在和重复,是一样的。当我们认清我们的罪和大卫是相关联的,我们便会对这故事后来发展出来的福音感到赞叹。


当大卫的老师拿单出现,并且传讲了一篇信息,这个故事突然转成为一个福音。当时大卫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是在听一篇信息,因为拿单并没有站在讲台上,自己也不是坐在台下的椅子上,信息里也没有明说到上帝。拿单做得很高明,他暗中靠近他的猎物。拿单只是很简单地说一个故事,提到一个富户,有许多的牛羊,当他需要一只羊来宴客时,他却到街上一个穷人的家,强硬残忍地把穷人唯一的一只羊抢来请客。大卫深深地被这个故事吸引,听了之后非常的恼怒,就像一位公义的法官。大卫判了这富人死刑,拿单对大卫说:“你就是那人。”(撒下12:7)
这就是福音的焦点:“你就是那人。”福音从来不是为了别人的福音,永远是为了你,为了我。福音真理绝不是笼统的,而是非常明确的。福音不是为了解释评论某些理念文化或情况条件,总是涉及真人真事、痛苦烦恼和罪行,也就是你我所做的事。
我们常常忽视了这个焦点,常常让福音变成了一个模糊笼统的祷告、摸不着边际的评论、宗教式的义愤。大卫此刻就是这般,他听了拿单的信息中关于别人的谬行,大卫就对这罪行感到气愤。这种宗教式的反应,一点价值都没有,就好像大学生在宿舍里的吹牛,
详谈电视上的宗教节目,或是脱口秀里的绯闻,只是一种道德上的判断、自以为义的指责,只是控告责怪他人。
拿单说的一字一句,逐渐使大卫变得越来越像宗教家——他同情那失去羊的穷人,为那偷羊的富户感到气愤,同情和判断正是宗教的情操。当我们过分注重迁就这些,就会使我们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同情和判断无助于我们生命的改变,同情和判断只是使大卫完全陷入宗教情绪的迷糊中。
就在这时候,出现了福音:“你就是那人。”
这就是传道人的用处,他们带领我们进入故事的焦点。传讲的艺术是避免为第三者辩护,强迫第二者认可。这才会导致第一者的回应,拿单在这方面非常高明。
大卫现在处在福音的焦点上,他亲口说:“我得罪耶和华了。”(撒下12:13)他放弃宗教的笼统和一般性,批评别人生活的好坏。他只认清并了解他在上帝面前的地位。他是一个罪人,一个惹了麻烦、需要帮助的人,一个需要上帝的人。

人性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是上帝。我们是上帝所创造的,我们是上帝所救赎的,我们接受上帝的供应,我们享受上帝的爱。罪恶是否定、漠视、避免这些基本的先决条件。我们用罪恶这词来表示我们的顽固愚昧,自以为是上帝,或是为自己寻找其他的上帝。罪恶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道德上的字眼,表明做错事;罪恶是一个灵性上的用词,表示我们想躲避上帝或自以为是上帝。
我们为什么时常犯罪是一个谜,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日趋衰退。但我们对罪恶的容纳却不是一个不解的谜:罪恶是因爱和自由而起,爱和自由其实是我们人性的两面。而且我们当初被创造时,就是基于这两点。强迫的爱不是爱,强迫的自由也不是真自由。如果上帝创造我们是要我们经历他的爱,且自由地去爱人,经历他的自由,且自由地去爱,那么我们一定也有不去爱、不自由的空间与能耐。当我们消极地选择时,我们就是罪人了。
拿单借着信息将大卫引进焦点,告诉大卫他现在的情况:上帝已是退到幕后,大卫却走到台前的中央。大卫越显明自己,上帝就越模糊不清。大卫愈不注视上帝,他就自己变得愈像上帝。他对拔示巴简直像上帝一样,把她拉进自己的轨道,让她依赖他。他又是像上帝一样对待乌利亚,下命令决定乌利亚的命运。
罪恶的微妙之处,在于它不像罪。当我们犯罪的时候,倒有点像上帝一般的宗教意味,让人感到如愿以偿。正如伊甸园那一幕的重演,那试探者说:“你们决不会死……你们会像上帝一样。”(创3:4~5)大卫差派人去召拔示巴的时候,他不觉得自己是个罪人,而是像个情人;当大卫召见乌利亚的时候,他认为自己是一国之君,而不是罪人。就因为如此,他从敬拜上帝的生活中败下阵来。他生命中敬拜上帝的成分逐渐减少,自我的欲望却逐渐增加。

大卫在拿单面前的故事和耶稣在彼拉多面前的故事,有极多共通之处。这两个故事都含有强烈的感情:大卫对拔示巴的感情,耶稣对我们的感情。彼拉多对众人提到耶稣说:“你们看这人”(19:5),这句话是拿单对大卫说“你就是那人”的回响。
这两句话有相似之处,都是针对某一事件中的某个人。你,大卫,就是那人;耶稣就是这个人——上帝的工作就是在这人身上成就。使我们得以醒觉,使我们脚踏实地、面对真相的,不是借着某个想法、律法、梦想、异象或是组织而得,而是通过人——我是谁和耶稣是谁。
这两句话亦有不同之处,拿单那句话带领大卫和我们来到上帝面前。大卫到上帝面前才认清自己是何许人,而不是自己以为的。拿单的用词使大卫在上帝面前变得有自己的个性,真诚开朗,愿意接纳。我们参与这故事里面的人物,所以在上帝面前我们能够有自己的本性。相反,彼拉多的一句话把耶稣带来,使你我知道自己是谁。上帝愿意与我们同在,在我们面前,上帝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他真诚,宽广,愿意接纳。上帝正视我们个人的罪恶,愿意解决我们个人的罪恶,使我们在他里面得以恢复。
这是一个很难相信、又很难辩驳的好消息:对罪恶不加控诉和谴责,而只是救赎。福音聚焦的不是控诉,而是认清和邀请。认清意味着当我感到罪恶时,可以激起我对上帝的感知。邀请是耶稣把上帝带到我面前(我以前不知道上帝是这么亲近、仁慈),我被耶稣的救赎而吸引,从而与上帝建立了一个亲密的关系。这关系比其他一切关系更亲密,超过对拔示巴的爱慕,超过对乌利亚的控制;是耶稣把我需要的上帝带来给我。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论数据
在线客服 ×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

物流信息

×
...
展开 收缩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