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梯书屋有限公司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玩出好关系:提升青少年人际关系的体验式教学The Power of Healthy Relationship 联系客服

原价
¥33.00
销售价
99.00
此商品积分最高可抵现 0.03
  • 累计销量0
  • 浏览次数2047
  • 累计评论0

商品卖光了

书籍参数
ISBN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开本/介质 页数/字数 印次/印张
9787512646704 洪中夫 团结出版社 2017-5 16
商品细节

七个人际关系原则,

建造彼此相爱的青少年团契!

内容简介

人际关系是青少年面对未来的关键能力,本书汇整青春期阶段重要的人际议题,并以“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行动教学法,引导青少年体验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热忱、双赢、团队、委身、沟通、同侪、真爱。

本书专为学校教师、教会青少年辅导,以及体验教育、服务学习引导员所设计,读者可依据八单元教材主题,设计每周一次、为期两个月的课程,帮助青少年在团队互动中提升人际关系的影响力。

各单元皆有详尽的活动步骤解说、引导反思问题、带领技巧、辅导教学秘笈、圣经信息应用、延伸活动、励志格言等。另附两片活动教学 DVD,以及一片学习单档案光盘,让您不再是对青少年人际关系问题抓破头、举白旗投降的教师!


适读人群:

    学校教师、青少年辅导、主日学老师、营会带领者等


推荐语

读完之后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实用教材,我为此深深地感谢神,祂为华人兴起一位这么棒的人才。只要你翻阅这本书,你就会发现,中夫把许多新颖的体验活动放在你面前,最难得的是,藉由这些体验活动,能把圣经真理刻在青少年的心版上,引导青少年活出真理、活出美好!

——董宇正

基督教台湾贵格会合一堂主任牧师


中夫这几年非常用心于体验教育的研发,编写许多活动与反思教材,启发了学校、社会与教会青少年辅导的新思维,让课堂中难以传递的内容达成内化的效果;这是神在中夫身上丰盛的恩典,也愿主赐福使用本书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谢智谋

亚洲体验教育学会理事长/国立体育大学户外领导中心主任


当我拿到作者所给的教材初案不久,就应某高中团契的邀请,带领有关“人际关系”专题的聚会,当天我便使用其中的内容,发现学生的接受度及参与度极高,信息的传递效果超过原先的预期……

你爱青少年吗?就从和他们“玩出好关系”开始吧!

——王文衍

校园福音团契总干事

作者简介

洪中夫
1966年生于台湾,毕业于中兴法律系。在司法界发挥所长,曾经是他的志向,后来当他意识到身为司法人员并不能防止青少年犯罪,而教育却能达到事先预防并且有助于影响青少年的生命时,就开始踏上另一条意义非凡、能够帮助许多青少年的路。
因为热爱青少年,他花了许多心力投资在青少年身上。多年来,他在飞扬青少年成长中心担任主任期间,跟整个团队一起陪伴许多青少年成长,在许多青少年的活动营会中,都可以看得到他的身影,可说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最佳模范。他曾在许多关于体验教育训练的研习会上担任过讲师,培育了许多体验教育的种子老师,一起加入体验教育的行列,来帮助青少年培养好品格和反思力。
目前他也担任亚洲体验教育学会(AAEE)的理事,继续推广体验教育并培训更多愿意一起陪伴青少年的辅导。至今已出版的著作,除了本书以外,还有:《玩出好品格》、《玩出品格力》、《玩出反思力》等。

目录

推荐序一:董宇正 牧师 

推荐序二:谢智谋 教授 

推荐序三:王文衍 总干事 

致谢 

如何使用本书 

前言 

第1单元:活在关系中 

尽管人际关系曾经遭到罪的破坏,但我们仍“活在关系中”,并渴望经营亲密和谐的关系,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身份认同阶段,他们期待和同辈及成年人建立稳定的关系,渴望被爱、被接纳。因此,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学习良好的人际技巧,培养乐于分享、关怀他人的品格,以致青少年能从人际互动中更深地认识自我,展现生命的影响力。 


第2单元:展现热忱 

热忱(passion)是生命的燃料,是活力和动力的主要来源。神把我们安置在人际关系中,期待我们透过主动、奉献、关怀、投入等热忱的行动,积极营造美好的人际生活。 


第3单元:追求双赢 

“双赢”是以合作、分享、尊重、关怀为基础,避免意见冲突的敌对,以寻求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式。当我们在人际关系里追求双赢原则时,亦代表彼此的关系在“合一”的基础上得以继续萌芽。 


第4单元:团队配搭 

在团队运作中个人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一个不善于合作的人,很可能陷于人际的孤岛,若乐于与人合作,必能经营美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团队成员的协助下,发挥个人潜能,迈向人生的愿景。 


第5单元:乐在委身 

委身是内心愿意献给一个人或一件事的状态,它是驱使人朝着一条确定路径前进的力量;委身是从“我”到“我们”的舍己与付出,它亦包含一定程度的承诺。委身做团体的一分子,有时需要冒着失去舒适、安全感的风险,把自己交给他人,并以爱、承诺、饶恕、鼓励、信任和祷告,帮助成员成为彼此归属的群体。 


第6单元:善于沟通 

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借由沟通,人与人之间交换讯息、相互了解,并建立信任的关系。乐于沟通的态度,使人积极探索人际互动模式,以同理及倾听,接纳并调整彼此的差异。 


第7单元:克服同侪压力 

青少年渴望寻找人际关系的归属感,为了争取同侪团体的接纳,有时甚至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对团体的价值观也都照单全收。若能以道德标准及核心价值为生活重心,并在应拒绝时勇于说“不”,即能避免错误的盲从。 


第8单元:真爱人生 

“生命是为了给予,不是获取。”我们必须学习成为一个给予的人,而不是索求者,并且珍惜神在自己生命中的祝福,关怀周遭有需要的人。当我们愿意学习舍己爱人时,必能在人际中营造互信与亲密的关系。 


附录一:课程设计范例 

附录二:在服务学习中增进人际技能与灵性成长 

附录三:各单元延伸活动 


精彩试读 

第一单元:活在关系中【辅导教学秘笈】P34-36 


一、人活在关系中 


独自一人无法体会爱与信任,正如刚才的活动,因着团体成员间的沟通、相互支持,于是大家获得单一个体无法单独经历的经验。生命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借着与他人的相处,尽管可能有摩擦和冲突,却能使生命更加成熟,并在爱与被爱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二、我好,你好(I'm OK, You're OK.)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个小小的调查,他要班上的学生写出自己讨厌之人的名字,但不要给别人看见。结果,有人一下子洋洋洒洒写了一大串,有人只写两三个,还有人连一个都写不出来。最后老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写出许多讨厌之人名单的人,他自己的名字也出现在别人讨厌的名单内。 


“我”是人际关系中的主角,因此,“我”对自己及对他人的看法,将深深地影响人际互动。相信“自己是好的,别人也是好的”的人,会选择看他人的优点,愿意给别人机会来认识自己,并且用积极的方式解决人际困境,因此便能获得美好的人际关系。 


三、学习自我接纳并接纳他人 


承认自己是有限的、会犯错的,因此需要别人的宽容与忍耐。同样地,朋友也需要我的宽容与忍耐,如此对他人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及期望,朋友与我们相处就比较自在,不至于紧张及有压力。 


四、不能期待每一个人都会喜欢你 


喜欢朋友、善待每个人是很好的,但不要期望每一个人会同样喜欢我、做我的好朋友。建立真诚的友谊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此才能清楚对方是怎样的人、建立深度信任、了解共通点、接纳不同的想法,而不是以妥协、牺牲的方式来赢得对方的喜欢。 


五、学习交友 


善于交友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不断学习而来的特质。若我们依循人性需求的基本原则、应用几个简单的秘诀,再加上《圣经》真理的教导,人际关系必能开花结果。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指出九大加强人际关系的秘诀,值得我们学习: 


1.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 

2.给予真诚的赞赏与感谢。 

3.引发他人心中的渴望。 

4.真诚地关心他人。 

5.经常微笑。 

6.记得,对朋友而言,全世界最好听的声音是他的名字。 

7.做一个倾听者,鼓励别人多谈他自己的事。 

8.谈论他人有兴趣的问题。 

9.使朋友觉得他很重要。 


六、成为和平之子 


圣弗朗西斯的祷词提醒我们,如何在群体中成为和平的使者: 


使我作你(神)和平之子,在憎恨之处播下你的爱。 

使我作你和平之子,在绝望之处播下你的盼望。 

在幽暗之处播下你的光明,在忧愁之处播下你的喜乐。 

哦,主啊!使我少为自己求, 

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少求被了解但求了解人。 

少求爱但求全心付出爱。 

使我作你和平之子,在赦免时我们便蒙赦免。 

在舍去时我们便有所得,迎接死亡时我们便进入永生。 


七、活出新人的样式 


神创造和救赎的最高目的,是要我们像耶稣基督一样的荣美,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以弗所书》4章13节),“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以弗所书》4章24节);人际关系的学习是达到这属灵目标的重要途径(《腓立比书》2章1~6节),借着与人相处可以学习谦卑、爱人、尊重,并体会耶稣基督舍己的心。 


试读

前言:青少年的关键能力

每一个国家都极为重视教育,因它攸关国家未来的竞争力。然而,从英文、数学、才艺、作文、钢琴、舞蹈,乃至进大学、研究所,到EMBA……我们的青少年究竟该学什么?哪些能力是孩子面对全球化所需的关键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国际教育会议中提出“学习的四个支柱”:学习知(learning to know)、学习动手做(learning to do)、学习自我实现(learning to be),以及学习与他人相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的能力——亦即具备世界公民素养、国际观与人际关系的能力。此外,2010年欧盟会议也提出未来教育应提供民众终身学习的八大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y),其中一项即是“人际互动、参与社会的能力”。从教育的趋势中发现,若能培养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管未来的环境如何变迁,都能有所因应。

检视台湾的教育现况,根据2008年8月《亲子天下》“台湾学童玩乐大调查”发现,超过60%中、小学生的时间被学校与安亲班、补习班所填满;超过70%的中、小学导师觉得学生人际关系出现严重问题,且多数的初中生看电视、上网时间多于运动,以至于缺乏人际互动,交朋友出现困难。在升学的压力下,从12岁到18岁,原本最应该展开自我探索、学习独立思考与社交能力的黄金时期,却被压抑在分数之中,青少年的人生仿佛只有一个目的—考试。

此外,校园霸凌的问题亦日益严重。根据台湾地区教育部2010年5月针对全岛的初中生进行的“校园生活问卷调查”,发现超过3%(即有3万名以上)的学生表示该学期曾被同学殴打;而初、高中学生中,有10.3%表示曾以肢体或语言霸凌同学。这些有被霸凌经历的学生,将来很可能从被害人成为加害者。台湾青少年的人际处理能力,格外需要提升!

青少年开始尝试独立,有自己的想法,生活重心也从家庭转移至友伴,因此校园中的同侪关系成为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青少年阶段的发展任务乃是寻找自我—我是谁?我往何处去?我的能力如何?我的兴趣何在?这些都必须经由和同侪互动,从中学习社会化所需的知识、价值观、品格、态度和行为。因此,青少年亟需健康的团体经验,来提升人际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不同身份、种族与年龄展现宽容的态度,进而在成长的过程中跨出依附,勇于探索未来。

在体验中学习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曾说:“了解一个人,一小时的玩耍胜于一年的交谈。(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an individual during an hour of play than in a year of conversation.)“此概念说明游戏活动具有“从做中学”的教育功能,人们通过彼此互动的过程,能产生更深的认识。

许多研究显示,在玩乐中学习最能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并提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等能力。对于青少年而言,友谊代表情感生活的支持,若没有同侪友伴,孩童就无法离开对父母的依赖,迈向成年人的独立。因此,若以团队运作的模式,在活动中增强青少年的群体互动,必有助于学习正确的人际态度和规范。

本书所载的体验教育活动,结合了辅导与游戏,以“从做中学”的模式,让参与者在具体经验中经历人际沟通、问题解决、受挫因应、团队互助等历程,且借由反思引导,将经验转换成改变的动力。

人际关系怎么“玩”?

体验教育活动能使人“在游戏中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同侪互动、学习人际技能。活动带领时视所有成员为一个团队,个人和团队是一体的,必须共同突破挑战,达成一致的目标,因此是一种“从实践与经验中学习”的行动教学法。本书在第二至第八单元中,提出人际关系七个重要原则,并设计好玩且富意义的体验活动:

■展现热忱: 体验发挥热忱所带来的改变,进而活出有影响力的人生。
■追求双赢: 体验选择双赢策略所带来的好处,避免意见冲突下的敌对。
■团队配搭: 体验团队配搭的效果,学习如何与人合作。
■乐在委身: 愿意在群体生活中积极委身,活出彼此归属的团契生活。
■善于沟通: 学习沟通与倾听,能接纳彼此的差异。
■克服同侪压力: 厘清个人在同侪中受影响的程度,并以 核心价值为生活重心,在应拒绝时勇于说“不”,避免错误的盲从。
■ 真爱人生: 培养怜悯心,愿意在他人的需要上付出自己,活出基督的样式。

上述的人际关系体验活动,在特色上亦符合金伯尔(Kimball,1980年)所提出的五项体验学习原则:

一、具有优压力

具挑战性的活动,能使团队成员在正向压力的情境下互相扶持与依赖,并增加团队成员间的社会联结。

二、真实的行动

透过真实的体验使人面对自我设定的“不能”,并通过行为的增强来改变态度,提升成员学习的专注力。

三、新奇的环境

借由活动规则的包装,使人经历新奇的情境,帮助青少年跳脱旧有的思维模式,勇于尝试新的事物。

四、合作的团队

金伯尔(Kimball)指出,唯有团体的凝聚力,才能创造出有助于分享真实感觉的气氛,并以社会能接受的方式化解冲突。在体验活动进行中,能让成员觉察个人是团体中的一分子,体认合作的团队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就感与归属感。

五、不可避免的成功

成功是建立在上一个成功经验之上的。在体验活动历程中,“成功是具体真实的,且不可避免的,是可被认出来的”,因此,参与者有信心面对可能的失败。

体验教育不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学生才是主体,带领者则如助产士(midwife)的角色,引导成员在“从做中学”中澄清理念,改变认知与行为。读者在使用本教材时,传统教师的角色必须由指导者转变为引导者(facilitator),如此,才能使单向知识的灌输转化为实际的体验,让青少年有机会察觉自己的现况与潜力,扩展人际关系的技能。

体验学习与反思引导

美国极具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师萨提尔(Virginia Satir)提出“内在冰山”隐喻:人的外在行为就像冰山显露在水平面上的一小部分。在水平面下的庞大体积代表内心的世界,其中包含应对模式(copying)、感受(feeling)、观点(perceptions)、期待(expections)、渴望(yearning)。最深处的部分则是自我价值(self-esteem),若缺乏自我认识,可能产生许多内在的冲突。因此,在体验学习中,若借由活动后的反思来觉察个人的应对模式,必能引导青少年探索内心的世界、澄清负向的信念,并乐于和人建立亲密关系,以期提升自我的价值感。

引导反思的理论中,目前被普遍应用的是科布尔(Kolb,1984年)所提出的“经验学习圈”,其中四阶段重点如下:

一、体验阶段(Experiencing)

在目标设定的原则下,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活动(activity),以促进参与者体验人际关系、沟通与问题解决等。

二、观察阶段(What)—整理活动经验

收集与整合体验经验的资料,检视成员在活动中发生哪些问题?产生哪些情绪?在这阶段最重要的提问是:“刚才发生什么事?(What just happened?)”以及“我们做了些什么?(What did we do?)”。

本阶段的提问功能,有如回放画面一般,让成员从另一种角度观察自己的表现,看见他人如何组织及执行计划,借以调整个人的学习模式。

三、转化阶段(So What)—联结生活经验

借由转化性的提问,使当下的经验与成员过去的生活经验、价值观产生关联。例如:活动中所发生的现象与事实是否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过去个人在某些场合或情境中是否曾发生类似的事情?大家对于这件事的价值有何看法?

四、应用阶段(Now What)—将经验应用于真实生活

体验学习的成效,在于能应用活动的经验,把所学实践在真实的世界中。例如:“借由刚才的讨论,未来我们可以怎么做?”“个人或团队接下来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是本阶段引导反思的重点。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部分的引导焦点,必须与目标设定(Goal Setting)紧密联结。

体验学习是一种整合的学习,透过反思的过程可以澄清、增强、转移、凝聚新旧的经验。因此,当活动结束后,引导者必须预留一段分享的时间,才能沉淀有意义的经验。



建造彼此相爱的青少年团契

团契(Fellowship)在希腊文中主要的意思是:共享、交通、交谈、同伴。基督徒的生活,就是团契生活,因着神的爱,弟兄姐妹一同敬拜神,共同学习彼此相爱。

耶稣曾对门徒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章34~35节)基督徒的生命素质表现在团契生活中,对团契而言,爱不能只在言语和舌头上,必须在行为和诚实上(《约翰一书》3章18节),若团契中彼此有嫌隙、不能接纳异己,或是无法吸引新人,这个团契就是一个缺乏“爱邻舍”的群体;相反地,一个有影响力的团契,则是彼此饶恕、相互宽容、乐于沟通、在爱中合一的肢体关系。

此外,教会团契是基督的身体,它并非像一艘豪华游轮上的乘客,享受他人的服事,甚至沉浸在社团性的欢乐中。它乃是一艘救难艇,分秒必争地抢救失丧的灵魂,因此,人人都要尽一己之力,才能完成被赋予的使命。由于青少年的灵命正在成长,面临人际冲突与意见分歧在所难免,教会辅导必须给予他们人际技巧的教导、鼓励契友敏锐于同学们的需要、建立互信的关系,并在学校同侪的人际网络中,热忱地见证基督耶稣的福音。

为便于团契辅导的讲授,本书在每单元的“辅导教学秘笈”中,提供与该主题有关的资料、观点及《圣经》原则,并在“与主更亲近”部分,以《圣经》来诠释人际关系议题,读者可采用释经讲道或小组查经方式,帮助青少年探寻真理、培养丰盛的生命。此外,为落实学习的效果,课程结尾皆规划“实践行动”作为后续作业,期待青少年将所学落实在人际生活中,并在下次聚会时报告心得。

为什么青少年是青少年?

青少年期是个人成长中的风暴期,生理、心理、灵性都会波动不定,对自己的身份更是不断探索,是建立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成长历程中充满危机与契机。然而,在整体的教育结构下,许多青少年成为升学的边缘人而自我放弃。而成绩竞争中的佼佼者,却往往在品格、人际关系、抗压力上学习迟缓,成为新时代的“草莓族”。在迈向成熟的过程中,他们的承担力似乎永远停留在青少年期。

面对青少年的处境,教会极力帮助青少年建立稳定的团契生活,可是却发现许多自称为基督徒的青少年,常因为作业压力而不参加聚会、人际关系不佳、两性关系暧昧、缺乏分享福
音的动力……青少年的心志如何才能长大成熟?

从《圣经》中可以看到:约瑟十七岁时被兄弟卖到埃及,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生命之旅;大卫十六岁时是一位牧羊人,但耶和华已经拣选他成为合他心意的人;耶利米蒙召作先知时,是十八岁;但以理和三个朋友在巴比伦一起立志过圣洁的生活,当时,他也是十八岁左右的少年;少女以斯帖自幼父母双亡,却在波斯帝国成为皇后。他们不仅是教会领袖、民族领袖,更是跨越社会文化的领袖。因此,我们必须对青少年有所期待,他们是未来的约瑟、大卫、耶利米、但以理和以斯帖,当神的灵在他们里面,即便是边缘与弱势的孩子,他们年少的生命也要更新复活,甚至成为卓越的领袖,带领人类迈向历史的明天。故此,我们要引导青少年成为门徒,为他们建立清晰的异象与委身的心志,并激发他们的使命感,与神、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不论今日青少年面对的困境和过去有何差别,我们必须看重的焦点是——帮助青少年认识神是生命的主宰,并遵行他的旨意。期待《玩出好关系》不但提升青少年的人际技巧,更能激励青少年委身基督的热忱——为主而活,在人际关系中成为多结果子的门徒!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论数据
在线客服 ×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

物流信息

×
...
展开 收缩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