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梯书屋有限公司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佩蓉教孩子学礼仪Rossana on Children’s Etiquette 联系客服

原价
¥36.00
销售价
33.10
此商品积分最高可抵现 0.033
  • 累计销量0
  • 浏览次数1133
  • 累计评论0
首页
书籍参数
ISBN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开本/介质 页数/字数 印次/印张
9787516810248 蒋佩蓉 台海出版社 2016-7 16
商品细节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教孩子如何在家庭、学校、社区及特殊场合下举止得体的礼仪书,包括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礼仪。本书已是第三次再版,每一次出版都会根据读者反馈的问题加以修订和细化,所以越来越受到父母和老师的喜欢。在教导和训练孩子的过程中,他们首先自己受益,也与孩子一同成长。

    本次再版新增的“电子用品篇”,是由王潇女士等翻译整理而成。青橄榄书殿将内容重新规划统筹,在重点篇章末编设了“家庭礼仪训练”,包括“学习重点”、“亲子互动”和“目标养成”三部分,突出了篇章中要掌握的各项技能,设计了若干生活化场景,让父母以孩子人生教练的身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得本书更具生活化和实操性,品格养成的训练效果更加明显。

    相关书籍将讨论重点多放在如何培养孩子外在礼节上,本书强调一旦孩子心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摆正了心态,他们的行为自然会随之改变,因为人心里的意愿决定了其态度和行为。孩子们就像一个个空杯子,如果每个孩子的心能够被爱浇灌并且满溢,就会从外在表现为良好的礼仪。待人如己,以尊重、体谅、真诚的态度来与人相处,愿意看重他人的益处,从而给周围的人带来祝福,滋润全地。

作者简介

蒋佩蓉女士(Rossana),著名婚姻、亲子和礼仪专家。毕业于麻省理工,任职过多家世界知名跨国公司,曾任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集中美教育专家、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等诸多身份于一身。作为中西合璧文化的使者,佩蓉将礼仪的最高境界爱和尊重融汇到人际和商务关系中,受到微软中国、摩托罗拉中国、信必优、美国商会等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的欢迎,并多次应邀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商学院演讲。佩蓉的礼仪理念及培训课程,覆盖从小学到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既帮助家庭从小夯实孩子的根基,又在进入职场前通过全人的培训打造高起点、高效率的优质人才。然而,最让佩蓉津津乐道的身份却是先生的好太太、三个儿子的好母亲、年轻女性的“心灵导师”。著有畅销书《佩蓉教孩子学礼仪》《佩蓉谈商务礼仪和沟通》《下一代的竞争力》《佩蓉的妈妈经》《丰盈心态养孩子》,与丈夫合著《给孩子一个间隔年》《人生休止符》等。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二版自序
新版自序

品格篇
礼仪是什么
管教你的孩子
真正的绅士
真正的淑女
领导力是训练出来的

家庭篇
了解你的孩子
用餐好习惯从幼儿做起
每周一次的约会
管理个人物品
家庭用餐礼仪
餐桌上的美好时光

学校篇
幼儿园要学的功课
作为学生的礼仪
校园这个训练场
解决冲突:敢做敢当
比赛中的体育精神

社交篇
第一印象管理
智慧地使用语言
聊天的艺术
外出就餐的礼仪
生日派对礼仪多
凯安的生日派对

特别场合篇
旅行的礼仪
宾馆住宿的礼仪
春节礼仪
公共场合的礼仪细节
做小观众的礼仪小细节

电子用品篇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玩电子游戏
建立家庭电子用品使用公约
我们家的电子用品使用公约
电子用品使用礼仪

附录
父母常见的问题与回答
良性网络游戏和资源
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游戏
关于家庭媒体使用方法与规则的建议

试读

如何最好地使用本书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塞内卡(Seneca)

礼仪不是告诉你如何做才得体,而是先要培养正确的观念和态度,然后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这样,它们就会变成你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了。因此,我更喜欢被人称为礼仪培训师或礼仪教练,而不是礼仪专家。在此,我不是在帮助你和你的孩子掌握一门知识,通过什么考试或拿到什么证书。我要做的是帮助你和孩子变得彬彬有礼,让他人刮目相看。不过,首先我们要从幼儿园说起,重新学习那些可能被忽视掉的宝贵教训。
学习礼仪最好以家庭为单位。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指望孩子学会那些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美国宝洁公司曾经做过一个测试,想看看一个人习得一种新习惯(如每天刷牙)要花多长时间。他们发现,一个习惯只需连续重复七次后就可以习得,但真正要变得根深蒂固,则要连续重复四十九次才行。在我们学习写字或学习一项新技能(如骑自行车、弹钢琴)时,我们凭本能就知道:只有不断地重复,我们才能把这些新的技能和动作深深地融入到潜意识里去,从而才可能想都不用想就可以自如地做这些事。本书中所讲的礼仪学习,就是这样。
在本书中,每章开头都有一个可以和孩子分享的小故事。不过,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家长如果能以自身为例或者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证,就更好了。生活中碰到的事例是家长绝佳的“善诱时刻”,家长应抓住机会,给予孩子适时的教导,这比单纯给孩子书本知识印象要深得多。书后有一些根据年龄段不同而划分的技能清单,告诉你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态度。如果你学习了一章之后,却不能付诸行动(这是其中最困难但也最重要的部分),就好比照镜子,照完就走开了,却不记得自己的长相。
有关后面的技能清单,请用心研习,善用这一部分。家长和孩子在一同习得新习惯的时候,可以在上面做笔记,使之个性化,也可以把它剪下来,贴在墙上,在旁边打钩或粘贴纸。要是你希望孩子养成某个好习惯,首先你自己要愿意跟着孩子一同改变,并且要有一份谦逊的态度,乐意接受周围人的指正。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态度是影响出来的,而不是说教出来的。
我家买第一本儿童礼仪书时,我们的孩子四岁。我们的目标是每星期养成一个新习惯,一旦我们可以连续七天重复这个新习惯时,就奖励一下自己。比如,在学习每天和家庭成员打招呼的那段时间,我们就在白板上做一个图表,当早上记得彼此打招呼时,就在自己名字旁边做个记号。如果错过了一天,就重新开始,直到每个人都养成这个习惯为止;而一旦连续坚持七天,我们就奖励一下自己,去冰淇淋店或者其他大家一致认可的奖励。
至今我依然记得,为学会等食物全部咽下才开口说话这个习惯,我们花了多长的时间。在我们的餐桌上,总有人违反规矩,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对我们来说,这成了一种游戏、一种娱乐方式。我们不仅是在学一种礼仪,更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习惯的共同理解。
我建议你在家里也这样做。全家行动起来,根据每章内容,选择一个你想要养成的新习惯;然后拿出有创意的方法来,循序渐进地去做;有了进步,就奖励一下自己,并表扬其他家庭成员。
这样,不仅你会享受这种互相影响的学习方式,你的家庭也将在你的工作场所、学校和社区中越来越受欢迎。

本书已是第三次再版,每一次出版都会根据读者反馈的问题加以修订和细化,所以越来越受到父母和老师的喜欢。在教导和训练孩子的过程中,他们首先自己受益,也与孩子一同成长。
本次出版新加的“电子用品篇”,是由王潇女士翻译整理而成。青橄榄书殿将内容重新规划统筹,在重点篇章末编设了“家庭礼仪训练”,包括“学习重点”、“亲子互动”和“目标养成”三部分,突出了篇章中要掌握的各项技能,设计了若干生活化场景,让父母以孩子人生教练的身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得本书更具生活化和实操性,品格养成的训练效果更加明显。


我们是孩子们的人生教练

6A亲子教育课程里面有关管教的公式是:

亲密的关系+管教=顺从
恶劣的关系+管教=叛逆

要是孩子不听从你的管教,很可能是你跟他的关系出了问题,所以你需要掉头回去修补你们之间爱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几句话、几个礼物或者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搞定的,需要你付出大量时间的陪伴,说出多句肯定的言语,给几千个拥抱,还有跟他建立一起欢乐的玩耍回忆,一砖一瓦去搭建起来的。
我们需要理解,很多家长都认为管教是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要处理的坏事,但是管教不是事后情绪的发泄,也不是出于羞愧去惩罚孩子。管教更多的是教和训练,更少的是管和批评。要是我们花时间来把一个杯子添满了好水,就没有必要整天认真地去倒脏水。所以我鼓励家长们主动地去学习如何教孩子,不要等到事情爆发以后再去生气地管孩子。
任何游戏都会有它的游戏规则,也往往会有它的教练。任何游戏的重点都在于“好玩”,不要让过程成为“厌恶”。教练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帮每个人了解游戏规则,尽心尽力地避免犯规而带来的处罚或扣分,然后再去赢得这场游戏。每个家庭和社会都会有它的游戏规则,所以作为孩子的人生教练,我们需要教我们的孩子遵守游戏规则。这个过程就是管教。一个教练大部分的时间不在于惩罚出界的人,而在于训练人如何打好这场游戏、如何进球、如何从这场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和趣味。要是这场游戏中充满了犯规,它就不好玩了,因为人体会不到进球的痛快感。同样地,要是我们不让孩子体会到遵守规则后的生活所带来的顺利和趣味,而只是为了不犯错,不得到惩罚而管教,那家庭教育的这场游戏就会很反胃。
有关管教的过程,可以参考这几篇文章:
《管教塑造人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aa6330100s2vh.html;
《林家规则》: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aa6330100fq6i.html;
《我们的孩子不听管教,问题出在了哪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aa6330101s6yv.html。
我跟先生是孩子们的人生教练。我先生也是孩子们的足球、棒球和网球教练。我是孩子们的情商和家务事教练。其实无论我们在教孩子什么技巧,做教练的过程都是一样的。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五个步骤:
1.我一边操做,一边教导和解释;孩子在旁边观看、提问、了解。
2.我操做;孩子一边观看,一边模仿,一边帮我做。我们一起讨论这过程中的难处、疑问,还有需要做出的调整。
3.孩子操做;我在旁边帮忙和指导。我们一起讨论操做过程带来的感受、成就,还有需要做出的调整。
4.孩子操做;我在旁边观看,不仅给予具体改进的建议,也不断地肯定和鼓励。
5.孩子做给别人看。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技能或知识教给别人的时候,他对这一门学问会更加精通,因此我们的孩子在复习时都会找机会教别人。
只要你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任何孩子都能学会一个技能。但是我们要注意:每个孩子学习的速度和吸收的时间都不同。千万不要拿别人来跟自己相比,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如何不断做得比上次更好。学习一个技能的过程往往是往前进两步以后,又往后退了一步。这不是我们无能,而是自然现象。没有必要灰心,只是退了以后要继续往前进。我们迟早会学会的,所以需要对自己、对孩子都有耐心。孩子在成长,会做错,也会跌倒;我们也在学习如何做父母,当然也会跌倒、做错。没关系,擦擦屁股,爬起来,再来一次吧!连专家也都曾经是新手。只要你不放弃,你迟早也会擅长做父母的!

推荐序二

充满温情与爱意的共同成长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主编 郜云雁

曾经以为小孩子的礼仪不需要费心教,只要父母平日举止得体,注意礼貌和修养,孩子自然而然会学到待人接物的要领。然而,伴随着儿子一天天地长大,当我开始带着他外出旅行,并参加一些聚会活动时,儿子频频出现的那些令人尴尬和脸红的状况,开始动摇了我的育儿信心。
难道我所遵循的“自然教育”法则错了吗?
此时,我回想起了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大学同学的育儿方法:从小就要建立很多规矩,做得好要表扬,做得不好要批评。我当时以为,这种教育方法过于教条,尤其是看到不到四岁的可爱小女孩,因为被父母责怪不应在餐桌上乱踢腿而泪水涟涟时,我的心情也很不平静。虽然承认自己在儿童礼仪方面是门外汉,但是我仍然确信,真正好的礼仪教育绝不是孩子为避免恐惧和羞愧而实现的。
不久,我有幸认识了蒋佩蓉女士。她分享了很多养育三个儿子的经验,令我印象十分深刻。比如,佩蓉夫妇和孩子们一起学习闭嘴进餐和口中有食物时不许说话,当所有家庭成员连续七天都能做到时,全家就一起出去庆贺一下;每逢周末,父亲会亲自带着三个儿子一早起来准备早餐,以感谢妻子平日为家人的辛勤付出;为了培养五岁的大儿子凯文良好的用餐礼仪,佩蓉开始每周单独带凯文去喝下午茶,茶室优雅的环境和服务员周到的服务,让凯文在轻松的交流中开心地学会了许多用餐礼仪。佩蓉一家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让我突然有所顿悟,原来儿童礼仪并不是简单的对与错、好与坏的教育,而是可以充满温情与爱意的共同成长。
学习礼仪是要牢记一大堆繁文缛节吗?掌握礼仪就是为了向他人展示自己多有修养吗?为什么有些看起来很有修养的人,却容易跌进因自我感觉高人一等而藐视他人的怪圈?在这本书中,蒋佩蓉女士给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诠释。她认为,礼仪首先是关于“我是谁”的问题,而不是“我做了什么”。而只有我们真正认识了自己的长处,我们向他人表达的尊重才不会显得虚伪和做作,才会充满真诚。只有我们真正认识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才能做到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尊重他人。其实,礼仪是一种能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的能力,礼仪的核心,就是用一种得体的方式向周围人表达尊敬、感激和关怀之情。
书中有大量来自佩蓉一家的精彩案例,读后常常令人忍俊不禁。比如,在三个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曾发生了一次“白地毯事件”。当时刚搬了新家的佩蓉,因为家里到处都铺了非常漂亮的白地毯,所以非常在意家里是否整洁,也不愿意让孩子邀请小朋友来做客。没想到刚住了两个星期,儿子们就打翻了桌上的油漆桶,更糟的是,他们竟然兴奋地踩着红色的油漆到处乱窜,还在油漆上打滚后,跑到每个房间的镜子前沾沾自喜地照镜子。在遭受了整整一个下午的噩梦般的地毯清洗工作后,年轻的母亲突然有所顿悟:与其花钱重新换地毯,不如让自己从“工作奴”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此以后,佩蓉敞开了大门,小朋友们经常来家里玩耍,她也不再紧张兮兮地跟在后面清理地板了。更为重要的变化是,一家人终于悟到了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人身上,而不是物品身上。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不能指望孩子学会那些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倾心参与和付出。为了让儿子们学到乐于付出和服务他人的好品质,佩蓉一家曾多次利用休假去甘肃支教。有一次,夫妇俩都因突然发烧而无法上当天的英语课,此时还在上初中的大儿子凯文勇挑重担,承担起了那天的英语课,二儿子则一边看护小弟弟,一边在一旁做助教。他们一家还常年资助甘肃当地的一个贫困家庭,这个家庭的姐弟俩后来都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美国“全美最佳教师奖”获得者雷夫•艾斯奎斯曾说过,教育无捷径。我认为,家庭教育亦无捷径。那些品格高尚、有杰出表现的孩子,透过他们身后的家庭,总能看到身体力行的父母的辛勤汗水。儿童礼仪教育需要实践,更需要相关礼仪知识的指导。阅读该书,相信能让你的实践增添更多教育智慧。

精彩书摘

真正的绅士

关于绅士
因为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大家族中,而且家庭中全是女孩,所以我竭尽全力像男孩一样做事,以证明我比男孩还好。不过,在社交礼仪方面,我母亲严格要求我们具备一个淑女的举止,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中。
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中长大,意味着你要参加许多宴会,要在家里招待客人。因为我是受过礼仪训练的,所以,在这些场合中我会穿着得体,和客人交流,一起用餐。然而,私下里我总是更喜欢和男孩做朋友,玩一些身体上有更大挑战的游戏,我让自己尽量融入到男孩当中去。
因为我满脑子都是男孩的想法,我很困惑:一旦我中学毕业,离开家上大学独自生活,我该怎么行为处世?我大学读的是工科,我记得自己和其他一些工科的学生(其中绝大多数是男孩)去参加一个派对,在派对中,那些家伙在喝完啤酒后要来一个打嗝比赛,每个人都争着比其他人打得响,还比着谁笑话讲得多,那次,好强的我打的嗝比任何人都响,而且我讲的笑话也不输给别人,周围的男同学又惊讶又佩服。
我自诩可以和其他男孩一样做事。之后,我开始和现在的先生约会,当我拒绝从他为我打开的那扇门走进去,坚持自己打开另一扇门时,我还记得他有多失落。在各种数不尽的小事情上,我总是要求平等,结果总是给人过于女权主义而女性气质不足的印象。比如,当我和男朋友外出用餐时,我总是坚持自己付账,或者为整顿饭买单。最后,我们就此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讨论,他请求我,允许他体面地对待我。我大为惊讶,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这么做,是坚持平等的自然表现,而不是为了让他显得好像缺乏教养。
在我有了三个儿子,并且不得不去教导他们怎么做绅士时,情况就更复杂了。我的大儿子凯文曾用了整整一个季度查考骑士精神的真实含义,并用喝下午茶的时间和我深入探讨这个话题。从表面行为回溯,发现性别原初的设计是什么,我发现这样做对我们大有帮助。一旦我们有了绅士或淑女的特征和价值观的设计蓝图,从中引导出这些行为就相对容易些了。
我们现在常常讲女人能顶半边天。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也多是些中性的形象。女人留着短发看上去像个男孩子,而男人却皮肤光滑,透着女人的柔弱气,性别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用一套外在的标准来定义任何一种性别都变得越来越困难。事实上,男女之间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不同,只要我们给孩子一个明晰的标准,他们就会欣然接受,并为之努力。

怎样做才算一个绅士

体贴别人
我儿子经常邀请朋友们到家里来玩,他们的家庭背景各异。我发现,大体上,在初次见面时,外国孩子表现得很外向,而中国孩子则显得腼腆一些。不过,中国孩子比外国孩子更体贴别人。比如,我家保姆已经养成了一个条件反射式的习惯,每次我的德国邻居来访时,她就把一些食物藏起来,因为有很多次,这个邻居进门,看到她在准备食物,就立刻兴奋起来,表示感激之后,就径直把它们吃个精光。结果,我们正餐要用的食物就不够了,我和保姆只好赶紧赶制其他食物。数次拜访之后,我家保姆只好把一部分食物提前藏起来。虽然我们很喜欢这个孩子,而且把他当作孩子的好朋友款待,但很显然,他对别人缺乏体贴,这使他在学校不怎么受欢迎。所以,绅士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要考虑别人的需要。
我的二儿子凯恩在这方面颇有一些天分。有一年春节,他独自去台湾看望外公外婆。外婆带他去拜访朋友,朋友得知他喜欢吃臭豆腐,就邀请他去家里尝尝自己亲手做的臭豆腐。这位朋友从台湾专程打电话给我,说为凯恩做了一整盒的臭豆腐,让他带回北京。她还告诉我一些关于如何烹饪臭豆腐的方法。我把这一切告诉凯恩,他反倒被吓坏了,因为他根本不喜欢朋友做的臭豆腐,只是碍于礼貌没有表现出来。凯恩知道她为了准备食物,费了很多心力,所以对她表达了感激之情,而这让她误以为他喜欢自己做的食物。不过,凯恩能如此体谅朋友的款待和付出,肯定让她深感欣慰。
体贴别人的表现:
•和女性家人或其他女性朋友散步时,放慢脚步;
•在集体活动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
•当有新人加入群体时,稍退后,以此来扩大圈子,这样就没有人是背对着新人了;
•进门时,压低嗓门;
•调整好音乐的音量,不打扰身边的人;
•与其他人一起享用食物时,考虑到大家的需要;
•让别人先出电梯。
这些行为逐渐成为了儿子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我们欣慰地看着孩子成长起来,看着他们成为了彬彬有礼的小绅士。
当然,也有很多负面的例子。我曾面试过一个中国女孩,她成功入读美国名牌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国,来探望我。她跟我分享了与中国小伙子约会的事情。女孩是家中的独女,颇受与她具备同样文化和教育背景的中国男士的青睐。她约会的第一位对象是位成功人士,男孩的学业极为优秀,而且也做过不少令人瞩目的事情。他们之间也有很多共同的兴趣,女孩非常喜欢他。约会几次后,女孩就爱上了这位男孩。可是好景不长,事情出现了转折。那天晚上,男孩带着女孩去了一家高档的欧洲餐馆吃饭。之后,突然下起了大雨。他俩都没带伞,所以就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可是,雨似乎没有变小的迹象。这时,男孩撇下女孩,一个人跑回家了。女孩朝他大喊:“我怎么办啊?”男孩回答道:“你是个聪明能干的女孩,你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明天我还有个重要考试,我得先管好自己啊!”结果,女孩孤零零地站在餐馆门口,想到处在恋爱中的男孩一般都会尽其所能讨女孩的喜欢,可现在男孩就已经开始忽视自己了,那结婚、建立家庭之后会怎样呢?第二天,女孩就和男孩提出了分手。男孩听到后一片茫然,伤心不已,却不知女孩为何要如此。
女孩的第二次恋爱也是这样,只不过故事结束在男孩的家里。那天,女孩应邀到男孩家做客。看到男孩的母亲在为他剥虾皮,而且男孩表示期望今后的妻子也能为他做同样的事。女孩难以相信,常春藤名校的毕业生居然不会自己剥虾皮。从此女孩便认定这样的男孩不适合做自己的结婚对象。
大家想想,这个事是不是挺有意思的?终身伴侣与学习尖子完全不是一回事。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男人、儿子、丈夫、父亲呢?能让他与众不同的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我常常跟我的儿子们说,你们现在最激烈的竞争是娶一个好妻子,所以要尽早准备成为一个好丈夫。有幸娶到一个优秀的终身伴侣永远比任何世界名校的文凭要宝贵得多!
现在,儿子凯文和凯恩已经在我和丈夫的指导下开始和女孩约会。在他俩身上,我们看到了平日辛勤耕耘结出的果子。他们给女孩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那些无意识的习惯,比如,为女孩开门,让女孩先走,为她们拿重物,还有,当女孩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他们总会为女孩考虑周全,果断地做出决定。有时,儿子们手头并不宽裕,可是约会结束,还是会打车送女孩们回家。如果是在傍晚约会,结束后,不管外面多黑多冷,儿子们也会骑着脚踏车,把女孩送回家。这些都是男孩子的保护天性使然。我希望你们的儿子在面临这样的事情时,也能不假思索地这么做。孩子这么做,只是出于对女性的尊重,即便她并不是自己的女朋友,也应如此。

帮助和保护弱者
记得有一次,我的小儿子凯安应邀去朋友家玩,朋友的母亲带着他和凯安一起去超市买生活用品。让朋友母亲感到吃惊的是,在她付完账之后,凯安主动去提购物袋。当她提出要拿时,凯安说,在我们家里女士是不会拿重物的。凯安这么细心和体贴,这让她颇为感动。相比之下,自己的儿子却想不到这些。想到这里,她不禁一阵自责。儿子只是自顾自地走在前面,根本没注意母亲是否需要他的帮助。这位母亲遇见我时,就向我请教如何让儿子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别人的需要。
一位绅士应该做到:
•主动为别人拿重物;
•善待动物;
•下雨时,帮别人找雨伞;
•为别人开门,关门;
•让女孩子先走。
在体质上,男孩比女孩强壮。强壮就意味着,他们的力量要用来保护和帮助弱者,而不是欺负弱者,深刻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当,强壮的男孩长大后,他们本可以成为“英雄”和“冠军”时,却去欺凌弱小者或者成为独裁者。我清楚地记得,我儿子在北京一所公立学校的第一年,学校里有一个高个的同学,常常欺负班里其他同学,强迫他们买午餐,或把他们的MP3给他玩。当一个同学拒绝他的要求时,他就带着自己年龄大、强壮的兄弟来打那个同学。然而,这种事情老师却不闻不问。那段时间,我儿子不喜欢去学校,因为教室里充满着恐惧的气氛。那里的老师不明白,强者应该帮助和保护弱者。后来,我们就让儿子转学了。
这与我儿子之前在美国就读时的另一所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那里,我儿子在学业上远远高出他的同班同学。当他跟老师抱怨说他在参与某个项目时感到很无聊,不想和他那两位被指定的同伴一起合作时,老师就专门花时间教导他如何帮助那些不像他一样聪明或能干的人。结果证明,参与这个项目对我儿子来说是一次有趣的经历,从中他学会了团队合作,在团队里,总有一些人不具备和你一样的天分或力量。而他的那两位同伴最后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在之后的足球比赛中,多次帮他射门得分。

言语谦逊,举止文明
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能展现出他的品格。真正的绅士言谈谦逊,举止文明,不带一丝粗俗或挖苦,既能尊重自己,也能尊重别人。前几天,我特意观察了一下我儿子和他邀请到家里来的那些朋友。当大家在背后取笑谁时,我儿子就开个自己的玩笑,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开。接着,大家就开始取笑他,而他也不介意,跟着哈哈大笑。他能够克制自己不参加到一场消极的谈话中,也能克制自己不对此进行评判,以免给人留下审判者的印象,而他对朋友的友情充满自信,并不介意他们取笑自己,这一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一个能掌握这样一门艺术的男人会获得许多朋友的信任和尊敬。

自信
一个绅士不需要总是点头哈腰或贬低自己,来假装谦卑,他的举止应该不卑不亢,以显示出一种平和的自信。这样做不是因为他傲慢自大,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拥有的力量,也知道如何能用这份力量祝福和帮助别人。和一个彬彬有礼的男子相处起来会很舒服,他周围的人也会感到轻松自在。

行为主动
约翰•艾杰奇在其作品《我心狂野》中,把男性的三种欲望形容为拯救之美、生存之冒险和抗争之战。男孩心里有一种天生的驱动力,使他凡事行为积极主动,这也是为什么在学校里男孩比女孩更易于犯纪律错误的原因。他们想法很多,并且愿意按这些想法行动,而且他们的精力更充沛。他们行动更有闯劲,更加积极主动。如果这种进取的倾向运用得当,它会成为一种祝福别人的力量。

骑士精神
就骑士精神,以及在恋爱前达到这一理想境界的深深渴望,我儿子和我进行了多次讨论。沃尔特•拉雷爵士①以其骑士精神而闻名于世,他把自己的斗篷铺在泥泞的路上,让从马车上下来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走过。骑士精神作为一种品格特征,专用以定义中世纪身着闪亮盔甲的骑士所具备的理想特征,它包含七种品格:
1. 勇气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和远在台湾的父母通过电话之后,告诉凯恩和凯安,虽然外公和外婆很想念他们,但是因为我们没有时间,无法带他们回台湾过春节。凯恩听后,心里很难过,因为他觉得外公、外婆会很寂寞。外婆说她非常想念孙子们,尤其是凯安。凯恩便自告奋勇地提出,愿意带着弟弟回台湾见外公、外婆。虽然那时他才刚满十二岁,而且还得在香港转机,但凯恩还是愿意冒险一试。因为他很爱外公、外婆,所以即便年纪很小,要带着弟弟独自旅行,还要经过陌生的地方,心中有些惧怕,但他还是勇敢去做了。我为凯恩的勇气所感动,特别因为这是出于爱的缘由。
2. 正义
我们刚到北京时,把凯文送到本地的中学就读。当时,有位男生仗着自己的父亲有钱有势,常常欺负班里的同学。那位男生问同学们要这要那,如果他们拒绝,他就会揍他们或者让他们的日子不好过。一天,他看上了某位同学的手机,就让同学把手机给他。同学不愿意,他就一脚朝那同学的胯部踢去,同学立刻疼得跪在了地上。其他同学见状都敢怒不敢言,可凯文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上去拦阻那位男生。因为凯文是非大陆学生,男生后来也没怎么敢报复他。凯文和他帮助的那位同学成了好朋友。从那以后,一旦看到男生在那位同学跟前转悠,凯文就会去保护他。
但有一次,凯文不在场,男生找到了那位同学,抓着那同学的脑袋就往墙上撞。凯文闻声赶来,见状,一把把男生拉开。这一切都发生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可老师畏于男生父亲的权势,就不去拦阻。后来,凯文把这些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很无奈,就批评了男生几句。结果,到了月底,老师的工资就被扣了很多。从那以后,男生和老师都变着花样给凯文找麻烦。一天,男生突然把凯文的书包“碰”到了地上,他的MP3随即掉了出来。男生见状,顺势一脚踩上去,把MP3踩成了碎片。老师这时却扭过头去,装作什么也没看到。即使这样,凯文也没有因为害怕低头,只要他在学校,就会去保护那位受欺负的同学。如果你的儿子也遇到这种情况,他也会甘愿冒险去保护朋友吗,还是他只会明哲保身?他是否愿意为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做一些事情呢?
3. 仁慈
我和丈夫在培养儿子的品格时,有一个品格让孩子们费了不少工夫,那就是仁慈。比如,赢得比赛的时候,出于怜悯,要给对手留些余地,让对手即便输了也可以留有尊严,而不是无地自容。凯文和凯恩年龄相近,他俩都有极强的好胜心。我和丈夫不知费了多少口舌,想让他们明白输赢不是最重要的,是否努力、竞争是否公平才是最重要的。可是几乎没什么用处,他俩还是坚持以输赢论英雄。他俩下棋的场景,那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过,我们还是坚持训练他们。后来,儿子们学会了给对手让步,留些悔棋的机会,自己取胜的时候也能谦和地对待对方,称赞对方走得不错的棋路。如果是自己输了,他们也会对胜利者的柔和心存感激,然后自己赢的时候,也会变得温和起来。博弈结束时,他们总会祝愿对方好运,并互赞对方的精彩表现。
4. 慷慨
有一年,我们在甘肃一个学校教英语。班上的一个学生因为近视看不清黑板。他说,他父亲答应等他上中学之后,再给他买眼镜。放学之后,凯恩就去了解怎么配眼镜。然后,也没跟我们商量就用自己攒的零用钱帮这位同学配了一副眼镜。我们都为凯恩的慷慨之举所感动,因为买眼镜花掉了他大部分的积蓄。我们努力培养孩子慷慨的品格,相信他们永远都不会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慷慨是物质主义的最好解毒剂。
5. 守诺
去年,凯安在学校了解了有关感恩节的知识。老师让同学们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凯安决定在感恩节的早晨,给我们做顿早餐,给我们一个惊喜。那天早晨,凯安的闹钟五点就响了。天气冷飕飕的,他感到很疲倦,也还没睡醒,一点儿也不想离开温暖舒适的被窝。可既然已经承诺过了,就必须说到做到。所以,他就强迫自己起床,去厨房做早餐,然后把做好的煎蛋、熏肉和烤面包片,在我们起床的时候端到我们的床前。孩子年幼时,就知道遵守承诺,长大后就会成为正直、值得信任的人,在社会上也会享有声誉,这样,别人才会把金钱、生意和资源交托给他们。
6. 责任
去年,凯文作为学校网球队的队长,带领球队参加了南方某个城市举办的网球锦标赛。赛后,为了庆祝胜利,凯文建议大家去玩一下。结果,大家玩得都很尽兴。组织者规定的回住所的时间快到了,凯文便催促大家回去,可队员们都还想继续玩下去。他们告诉凯文,如果他想走,可以自己回去。凯文当时想,自己身为队长,对球队有责任,所以便决定和大家待在一起。不过,其间一直不断地劝说大家回去。回到北京之后,他一到家,就把事情的整个过程告诉了我们,希望得到我们的支持。
后来,学校领导知道了这件事,并开始着手调查,想查出违规事件的责任人,因为球队在外不遵守作息时间而影响了学校和球队的声誉。这时,作为队长的凯文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承担所有责任,他也没有说出任何一个相关队员的名字。尽管不是凯文的错,但他仍认为球队这次违规,首先是因为自己领导不力。事后,学校给了凯文非常严厉的处分,而且也给我们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想让凯文说出其他相关责任人的名字,以取消这些学生今后参加类似课外活动的资格。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没有照学校说的去做,因此,引来校纪处的强烈不满。
但是,凯文因此赢得了队员们的信赖和尊敬。现在队员们碰到不会处理的私事,也会向凯文请教。队员们信任凯文,相信他会为自己着想,也会提出合理的建议。团队获得了成功,愿意归功于大家的努力;团队失败了,愿意独自承担一切责任。这样的领导者会激励队员们心甘情愿地跟随。孩子长大后,这些经历会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让他们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使更多的人受益。
7. 希望
希望意味着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还意味着不管境况如何,始终对前景有乐观的展望和昂扬的态度。刚从北京一所公立重点初中转到国际学校的那一年,凯恩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他热爱篮球,但在公立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实验班,除了下课时间偶尔跟同学打打球,并没有太多机会参加正规的篮球比赛。第一周,凯恩很沮丧地回来,告诉我他是全队打得最烂的球员。因为他没有比赛的经验,而且技术远远落后于已经打了多年球赛的队友。第二周,他跟我说,队友们都不愿意他上场一起训练,更不用说比赛时上场的机会了。他总是寂寞地一个人坐在旁边,直等到结束。
这时,作为母亲的我出于保护的天性,建议他退出球队或者参加其他社区的球队,不要跟这些排斥他的队友在一起,但凯恩不愿放弃这宝贵的机会。然后,我又想去找教练或校长谈谈,解释一下孩子的问题,看他们能不能帮忙。他很坚定地告诉我:“妈妈,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的事情让我自己来解决,不需要您的帮助。要是我真的没有办法解决,我明年再主动退出,但我需要您给我一点时间来自己想办法,好吗?”虽然我不忍心看他被队友排斥,但这已不是我的孩子们第一次受到不公平待遇了,所以我还是选择了放手,默默为他祈祷,希望他能有智慧地解决这个问题。
过了两个月,凯恩很兴奋地回来跟我说:“妈妈,我已经是篮球队里最受欢迎的队员了,而且现在我也常常被队友要求上场,因此,我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我已经不是全队技术最烂的人了!”我惊讶地问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他很自豪地说:“每个打篮球的人都有想当明星的梦想,所以,每次拿到球就会拼命地投篮,但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帮助每一个队友投篮,成就他们当篮球明星的梦想。每次球到了我手里,我一定会想办法传给一个能够投篮的队友,让他进球。每个队员都知道我不会跟他们抢,而是会帮助他们成功。因此,他们都积极地争取多让我上场,因为我一上场,他们的进球率就会大大提高。妈妈,我不想当明星,我愿意帮助别人成为明星。”
凯恩的乐观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他的达观态度让几乎不可能的事成为现实。乐观的男人能抓住机遇,让陷入经济困境的公司扭亏为盈,让看似无法修复的友谊或婚姻关系步入正轨。面对难题时,也能鼓励家人和孩子有效利用家庭的内部资源,想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当这七种品格在一个男孩或男人身上呈现出来时,它自然会激发出别人对他的尊重和敬意。通过自律和服务别人(谦卑和以别人为中心的态度,会带来自尊自重),这些美德都可以在一个男孩子身上培养出来。
当一个身着闪亮盔甲的骑士在女孩的梦中出现时,她想到的不是这个人的外表,而是显示这些高贵品格的某种行为。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男孩子都培养成具有骑士精神的人,我们的社会将会怎样?这个社会不仅稳定有序,而且女士们都将备受鼓舞,会努力成为配得上这些绅士们的真正淑女。但愿这能成为所有父母在教导孩子礼仪时一心向往的理想!

家庭礼仪训练


1.绅士需具备的品格有:体贴别人,帮助和保护弱者,言谈谦逊,举止文明,自信,行为主动。
2.勇气、正义、仁慈、慷慨、守诺、责任、希望这七种品格是骑士精神的具体体现。


请每天与孩子讨论下面的问题,帮助孩子思考绅士的品格力量。
第一天:你觉得一个强大的人要怎么对待一个比他弱的人?为什么?要是你身边有一个比你强大的人,你会怕他还是想要亲近他?为什么?在你身边,比别人强大的人通常都是怎么对待比较弱的人的?你会怎么对待一个比你弱的人?
第二天:跟一群朋友在一起时,有没有听过大家“说大话”?他们都会说些什么大话呢?这种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会说什么呢?想想看一个你觉得很牛的哥哥(姐姐),要是他在那里,他会说什么呢?为什么?你觉得一个很牛的人需要说大话吗?为什么?一个说大话的人会让别人更喜欢他,还是讨厌他?一个有自信的人需要说大话吗?为什么?一个对自己有自信的人会说什么样的话呢?
第三天:你觉得你身边比较勇敢的人是谁?为什么?你觉得一个勇敢的人会不会感觉害怕?为什么?(请家长跟孩子分享上一次你做了什么勇敢的事,为什么你觉得勇敢,当时有没有害怕)。你觉得一个人是本来就很勇敢,还是能够变得越来越勇敢?要怎么样才能让自己锻炼得更勇敢呢?跟孩子分享这一周你们分别要鼓起勇气去做的一件事。
第四天:在我们家,爸爸的责任是什么?他负责任吗?为什么?妈妈的责任是什么?她负责任吗?为什么?你的责任是什么?你负责任吗?为什么?什么叫作尽责?什么行为是不负责任的?我们要如何才能成为更尽责的爸爸妈妈?你要如何才能成为更尽责的孩子?
第五天:一个慷慨的人是什么样的呢?你觉得一个人能够越来越慷慨吗?为什么?一个人能够越来越不慷慨吗?为什么?当你要跟朋友分享一个东西时,你有什么担忧?你能够如何帮我们变得更慷慨?我们能够如何帮你变得更慷慨?
第六天:当爸爸给你一个承诺时,他守信吗?守信的行为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不守信呢?你觉得一个人为什么会守信,而另外一个人会不守信呢?他们之间差了什么呢?你想要做一个守信还是不守信的人?为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来帮你遵守你的承诺呢?


用一周时间不断操练,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请√选与你孩子对应的阶段)。
□ 幼儿园的孩子
•主动跟朋友分享物品;
•让女孩子先走;
•让别人先出电梯;
•主动帮女孩子提东西;
•在室内不大声喧哗;
•善待动物;
•主动帮助别人。
□ 一至三年级的孩子
•包容跟自己不一样的人;
•听音乐时,调整好音量,不影响身边的人;
•为别人开门,关门;
•主动帮别人拿重物。
□ 四至六年级的孩子
•在团体活动中,让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
•当有新同学加入到群体中时,帮助他尽快融入其中;
•与其他人一起享用食物时,考虑到别人的需要;
•言语谦和。




建立家庭电子用品使用公约

当家长们装备好了自己,了解不同分类和等级的游戏,就可以开始从一个“局内人”的角度来陪伴与引导孩子学习智慧地为自己选择娱乐的来源。
要是我们想在家里适当地使用生活中的电子用品,就需要达成一个对于使用的公认与一致的价值观。在跟家人讨论与协商电子用品使用的原则与限制的过程时,我建议采用一个“防火胜于救火”的原则。也就是说,当我们多对“更好的”和“最好的”选择(比如阅读时间、桌面游戏、全家一起做饭或玩耍、聊天、玩音乐、运动等)说yes,就可以对看似唯一的选择(如电子用品)说no。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先做完必须要做的,才能做想要做的”。这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里面的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先工作后享受。使用电子用品的前提就是先把作业、家务事,还有其他需要完成的任务顺利完成以后,再开开心心、毫无内疚地去享受自己想要玩的游戏。
美国专家给了家长三个帮助孩子管理屏幕时间的建议:
1.不要把电子用品时间作为奖励或惩罚;不要限制时间,而是帮助孩子安排生活次序,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好时间,完成以后,剩下时间让孩子自己决定如何使用。
2.以身作则。规划全家都要遵守的“无电子用品”的空间与时间,比如卧室、浴室区域或晚餐时间,在这些空间和时间里,全家要把所有人的电子用品关机等。
3.很多研究发现,对电子用品上瘾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有抑郁、多动症、自残、自杀的倾向与行为。对电子用品上瘾不是问题根源,而是表面现象。根源往往是其他相关的心理或社交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同学之间的纠纷等。
家长需要聆听你们的孩子,让他们帮助设定电子用品使用的界限与约束,然后全家成为一个团队,一起自我管理与约束。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换位思考,因为家长能听到自己在忙碌刷屏时,孩子们会有被忽略或被冷落的感受。提醒自己,使用电子用品可能会给家人带来影响和伤害,因此需要自我约束。
家庭电子用品使用公约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让家人有一个大框架,一起来了解电子用品的功能和用处,然后一起讨论如何建立合理的关于家庭电子用品的限制。让电子用品成为服务我们的工具,而不是让我们成为它们的俘虏。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框架,来讨论与协商公约里面的细节。

I.用处

何种(What)
•何种设备是被允许使用的?
何时(When)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什么必须使用电子用品的重要时刻?
•父母认为 何时应该完全禁止使用电子用品,在睡前或家庭进餐时?
•在周间、周末或者放假时,要不要使用不同的限制标准呢?
何地(Where)
•可以在哪里使用电子用品?例如:卧室、餐桌、学校等。想一想,在哪个区域使用电子用品是重要的或不合适的,为什么?
怎样(How)
•孩子们可以用何种方式、以何种目的使用电子用品?他们在电子用品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孩子们会不会使用电子用品听音乐、玩游戏或看电影?
•父母要不要限制某种活动?
•对于得到许可的活动,父母和孩子怎样决定哪些内容是合宜的?是使用年龄参照指南还是其他标准?
•父母是否计划使用技术工具监督孩子使用电子用品的行为?
•孩子们是否要告知父母他们使用的所有账号和密码?
•你应该何时并且以何种方式回复来自对方的、另一位家庭成员的,或者其他权威人物的联络(电话、短信、邮件)?
•孩子们可以跟别人分享使用他的电子用品吗?如果可以,在别人使用时,孩子是否应该对此电子用品及内容负责?

II.安全

•如何保护孩子和家庭的隐私,还有别人的隐私?
 * 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或别人的照片吗?
 * 孩子们可以分享一家人什么时候在哪里旅行吗?
 * 谈谈与这些问题有关的安全隐患。
•孩子们可以跟谁联络——朋友、家庭成员、朋友的朋友?
 * 是否该禁止他们跟陌生人、甚至不太熟悉的人进行交流?
•如果有陌生人联络孩子们,他们应该怎么办?
•要是孩子们看到或者接受了不合宜的信息,或者经历了让他们不舒服的事,他们该怎么办?
•关于使用电子用品的好规矩有哪些?
•孩子们在使用电子用品时怎样做才算是好公民?
•父母和孩子应该怎样处理网络欺凌问题?
•如何保护你的密码?
•父母是否保留随时检查电子用品的权利?
•孩子们是否被允许在没有父母许可时删除短信、即时消息,或其他内容?

III.费用

•谁有责任支付购买某件电子用品及全部(部分)相关配件的费用?
•某电子用品发生损坏、丢失或故障时,谁支付修理或重新购买的费用?
•如果一个孩子使用了超量的通话时间、短信或数据流量,谁来支付费用?
•是否应该购买延长保修期或电子用品保护的相关服务?

IV.后果

•孩子或大人违反公约规定时,会有哪些后果?
•父母是否因行为、成绩或其他与电子用品使用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而禁止孩子使用电子用品?
•使用电子用品是一种权益。当违反公约规定时,该权益可能被剥夺或暂时被剥夺。
以下建议送给针对家庭电子用品使用公约的细节进行讨论的家庭:
•设定使用电子用品的时间界限和空间界限。例如,家庭数字安息日,就是全家人为了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兴趣活动而关闭所有的电子用品。
•每天晚上所有的电子用品都要在一个公共区域里进行充电(例如,在厨房或客厅)。这样,父母有机会查看电子用品,而且孩子们不会深夜使用他们的电子用品。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论数据
在线客服 ×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

物流信息

×
...
展开 收缩

在线客服